網路 無連接網路 IP網路

介紹協定發展緣由 與OSPF協定相比較

了解無連接網路服務 徹底認識IS-IS協定

2019-03-26
這裡將說明原本IS-IS協定設計的緣由,它是因為無連接網路服務(CLNS)而設計出來的,並介紹後來發展出來整合於IP網路環境的IS-IS協定,並且與同為內部閘道協定(IGP)的OSPF協定做比較,清楚分辨兩者之間有那些同與不同之處。

當然,IS-IS路由協定與OSPF路由協定也很多不同的地方,以下來逐一說明。

不同的網路特色

OSPF路由協定是用於在IP層上的路由功能,它本身就是運作於IP層之上。IS-IS路由協定則本身就是OSI的網路層協定,IS-IS並不是用IP協定來運載路由資訊。相反地,OSPF路由協定在設計的時候,就是針對IPv4的環境來使用,也因此,IS-IS路由協定對於IPv6的支援會比較容易。

OSPF路由協定為了IPv6當然也做了相對應的改變,新版本的OSPF v3被定義於RFC 2740文件之中。

後來,IS-IS已經針對IP網路環境做了很多設計上的改變,IPv6版本也都已經推出,因此,以現在來說,這點已經沒有什麼不同了,差別只在於最原本的設計緣由。

網路架構中不同的路由器角色

在Link State網路架構中,OSPF網路協定和IS-IS網路協定的稱呼就不相同。在Link State這種雙層式網路架構中,各個路由器都扮演著許多不同的角色,而每種角色在OSPF路由協定及IS-IS路由協定中的名稱並不相同。一樣以稍早介紹的圖1網路架構為例。以下就針對這兩種不同的路由協定,分別列出在這種網路架構中的各種路由器角色:

1. 在Backbone Area中,路由器C在OSPF路由協定中稱為Backbone Router,而在IS-IS路由協定中又稱為L2 Router。這種角色的路由器的工作,就是提供不同Area之間的連接性。

2. 在Backbone Area中,Router B被稱為自治系統邊界路由器(Autonomous System Boundary Router,ASBR),也就是用來連接外部路由網域和自治系統。

3. 在Non-Backbone Area中,路由器D和路由器E在OSPF路由協定中稱為Area Border Routers(ABRs),而在IS-IS路由協定中則被稱為L1/L2 Routers。這種路由器用於連接不同的Area,並且維護所連接的Area的Link-State路由資料庫。當然,也負責轉送封包到其他的Area中。

4. 在Non-Backbone Area中,除了ABR(也就是L1/L2 Routers)之外的其他路由器,在OSPF路由協定中,都稱為Non-Backbone Internal Router,而在IS-IS路由協定中則稱為L1 Routers。因為這種路由器是接在Non-Backbone Area的內部,因此所接觸的網路只限於Non-Backbone Area內部,也因此這些路由器只需要維護所屬的Area相對應的路由資料庫即可。

而Router A,當然是屬於其他的自治系統。除此之外,ABR會向內部Area中其他路由器發送預設路由設定,讓所有其他路由器的預設路由都指向ABR,如此一來,當Non-Backbone Internal Router要發送網路封包到其他Area時,就會送到ABR的手上。

<本文作者:胡凱智,目前在Solera Holdings Inc.擔任亞太區首席技術長,曾於美商Mozilla擔任全球技術專案總監,並在趨勢科技任職七年多,有兩年美國矽谷工作經驗,在美國專利局擁有軟體專利。讀者交流建議:https://www.facebook.com/khu.page>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