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nap MES NAS AI QBoat-300 TS-i410X

快取裝置與AI協同 確保資料處理即時安全

智慧製造不中斷 NAS串聯MES與AI

2025-11-12
在工業4.0浪潮驅動下,智慧製造正邁向以資料為核心的精準營運時代。然而,生產現場的高度複雜性與日益暴增的資料流量,使傳統儲存架構難以滿足即時處理與安全控管需求。

為因應此挑戰,威聯通科技(QNAP)提出以網路附加儲存(NAS)為核心,串聯製造執行系統(MES)與人工智慧(AI)分析模組,打造兼具高可用性與高韌性的分層儲存架構,協助製造業維持不中斷的智慧工廠營運。

QNAP資深產品經理石鎧銘指出,資料早已成為製造流程的核心資產,無論是設備即時狀態監控、良率分析、工單追蹤,抑或合規稽核,全都依賴穩定且即時的資料處理能力。然而,隨著連網裝置數量急遽攀升,以及高解析度檢測影像的大量生成,製造現場的網路與儲存設備逐漸不堪負荷,頻寬瓶頸、資料延遲甚至停機的風險不斷浮現。

傳統架構多將邊緣裝置資料直接上傳至中央儲存,再由MES透過API進行存取。但當產線大量導入AOI(自動光學檢測)或其他高頻寬影像應用時,資料流極易壅塞,輕則拖慢產線,重則導致停機。石鎧銘以表面黏著技術(SMT)產線為例,AOI為了檢測電路板上的微小缺陷,單張影像檔案往往高達500MB,若多台設備同時上傳,將造成網路流量爆滿與儲存吞吐量不足,不僅影響效率,更可能引發整線停擺,造成龐大損失。

對此,QNAP提出「三層式資料處理架構」,分為邊緣裝置層、網路中繼層與中央儲存層,以建立更具彈性的資料流通模式。石鎧銘解釋,邊緣端可先行快取與預儲存,再透過中繼層進行流量緩衝與定時排程上傳,不僅降低中央儲存壓力,更能確保前端資料即時存取不中斷。即便主系統維護或發生故障,中繼層仍可維持產線穩定運行,避免生產中斷。

QNAP資深產品經理石鎧銘表示,以NAS為核心打造穩定高可用的資料架構,串聯MES與AI,確保智慧製造不中斷並提升效率與合規性。

為此,QNAP也開發多款工業級快取裝置,例如支援DIN Rail導軌安裝並具備寬溫操作能力的QBoat-300與TS-i410X,分別提供Gigabit與10GbE高速網路介面,並搭配RAID5、M.2 SSD或SATA儲存設計,能因應不同吞吐量需求,確保現場資料即時擷取與回寫。 而穩固的資料基礎架構,最終目的是支撐更智慧的應用。石鎧銘舉例,在食品製造工廠,產線末端的攝影機可即時檢測產品外觀,搭配AI模型進行瑕疵分類與良率統計,再將結果回饋至MES系統,自動觸發停線或調整指令。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