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地球 智慧建築 IBM 物聯網 綠能 環保 能源

IT與建築跨界對話合作

2014-05-02
智慧建築是政府積極扶植的新興產業,同時更是台灣社會未來挑戰的解決之道。舉凡如少子化、高齡化社會的居家需求,以及因應氣候變遷必須降低社會整體排碳量等,智慧建築都扮演關鍵角色。
市場規模,則決定智慧建築的前景。在政策帶動下,國內第一波智慧建築高峰將由公有建築來引爆,當規模效益與經濟誘因浮現後,商業建築與廠辦將跟著接棒,將餅做大。當台灣建築業累積足夠經驗並形成產業鏈,亞洲新興市場的機會也指日可待。如果不懂智慧建築,可能與這些商機擦身而過!

為了讓智慧建築產業取得足夠養分、快速形成產業鏈,行政院內政部規定,2012年起,所有造價5,000萬以上公有建築都需取得綠建築證書,2013年7月1日起,2億以上公有建築更必須取得智慧建築標章。迄今年一月已經有四十八個案子通過智慧建築標章,規模成長可期。

商用建築與廠辦,則在智慧建築的大趨勢中看見了提升獲利能力的可能性。根據IBM統計,智慧建築相較於傳統建築,不僅租金可提高10?12%,營運效率增加18%,進駐率更可高達91%!此外,由於減少40%用水、30%用電與25%的設施維護,總體營運成本可降低達20%。對於建築管理者而言,雖然初期要投入較高建造資本,但是以長期創造的價值來看,投資報酬率絕對是值得的。

然而,智慧建築畢竟是全新跨業界的技術領域,無論建築業界或資通訊產業都還在互相探索的階段。此刻雙方所需要的,是更為緊密的對話與交流。尤其建築設計界與資通訊產業皆是運用專案管理方法進行規劃、執行與控制,有著共同的專案溝通語言。但建築師有其專業的歷史人文與美學風格思維,而IT系統整合顧問也有其數位資訊與系統架構思考,因此建議雙方的對話基礎可以從建立使用者體驗、建築協同設計流程上,進行積極性的跨界對話開始。

例如IBM近年來在全球推動智慧建築,深深體驗到與合作夥伴積極對話的重要性。因此IBM在全球與強生自控(Johnson Controls)、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s)等國際大廠攜手合作,在台灣也與中華電信、研華電子、資策會、台灣大學等產官學界組成跨領域策略聯盟,期能藉由聯盟力量擴大產業效應。

科技改變建築,建築也形塑科技。在這個精彩的匯流的過程中,台灣建築業界與資通業界都有嶄新的機會,在亞洲建築版圖中開拓新疆界。在不久的將來,當智慧建築成為主流,此刻的交流與對話都將成為差異化競爭的優勢!

(本文作者現任台灣IBM全球科技服務事業部協理)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