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發部 GenAI 主權AI FHIR SEMI E187

數位發展部部長林宜敬專訪

布局算力、語料到資金 政策推助AI產業創新

2025-10-13
人工智慧(AI)浪潮正席捲全球,不僅是科技競逐的核心,更是推動國家競爭力升級的關鍵引擎。台灣過去以半導體硬體實力聞名於世,如今在大型語言模型(LLM)及生成式AI帶來的典範轉移中,軟體與應用生態系的建構,已成為能否掌握下一個黃金十年的決勝關鍵。

數位發展部作為台灣數位轉型的推手,正從算力、資料、資金到產業生態等面向,系統性地規劃一套完整的AI發展戰略。

數位發展部部長林宜敬接受本刊專訪,以創業者與政策制定者的雙重視角,具體說明「免費GPU算力池」、「主權AI訓練語料庫」與「百億共同投資機制」的運作模式,並提出要引導台灣從長期偏重專案承攬(Project)的軟體生態,轉向以產品(Product)為核心的產業策略。他同時談及半導體供應鏈的聯防思維、醫療資料治理與跨部會協作進度,逐步勾勒出台灣AI產業從概念驗證到規模化的清晰路線圖。

林宜敬開宗明義指出,政府推動的「免費GPU算力池」並非補貼節費計畫,而是真正要降低創新者的門檻。曾身為創業家的他回憶,早年只需一台家用電腦就能展開實驗營運,如今進入AI時代,高階GPU與整體訓練環境的成本卻對新創團隊形成沉重負擔。「我不希望創業者為了買一台AI伺服器就得拿房子去抵押,」因此,算力池的意義在於提供一個安全試煉的場域:若概念驗證成功,團隊可憑成果爭取投資;若驗證失敗,至少還能保有資源調整方向再出發。

至於外界關切的配額、機房與雲端來源、資料安全與濫用防範等細節,他表示後續將由執行單位公布並持續調整,且政策指標與治理思維已經明確綁定產業化的成效。

在地觀點訓練AI語料庫

談到主權AI訓練語料庫,林宜敬直指「來源、授權與用途邊界」是三大核心議題。來源方面包括政府持有著作權的資料,以及民間自願授權的作品。同時也是作家的他以自身為例,願意將書籍內容在「允許用於模型訓練,但禁止原文轉載輸出」的條件下釋出,目的在於共同建立一個合法合規、能被安心引用的繁體中文訓練資源池。

數位發展部部長林宜敬表示,免費GPU算力池不是為了省錢,而是要降低創業門檻,讓每一家新創企業都敢放心投入實驗,不必拿房子抵押才能實現夢想。

他進一步說明,此語料庫聚焦於大型語言模型的訓練,並同時對台灣本土團隊與國際開發者開放。他提醒,若主流模型長期偏重簡體中文資料,勢必影響模型在歷史與公共議題上的回答偏差甚至失真,台灣必須主動把繁體中文與在地觀點系統性地納入模型世界,這不只是語言資產的保存,更是價值與事實的校準。他期望語料庫未來能成為降低合規風險與協商成本的公共資源,並讓「合法取用、在地內容、邊界清楚」成為台灣AI生態的共同規範。

打造現代化軟體生態

在資金支持方面,數位發展部向國發基金匡列了百億元的「加強投資AI新創實施方案」資金。林宜敬強調,這筆資金不是補助,而是以與民間創投共同出資的模式投資,比例原則為一比一,必要時可調整至一比二。由於民間資金須自負盈虧,因此政府能透過「與市場眼光對齊」的方式,提升投資標的的篩選品質。投資重點放在已具備產品、訂單或邁入高速成長期的公司,並期待透過上市等機制退出,讓資金持續循環投入新創。

這筆資金的運作也與林宜敬提出的AI五大政策工具——算力、資料、人才、行銷、資金——緊密連動。技術必須先在算力池獲得驗證,再透過主權語料庫取得合法資料,並同時推動人才培訓與跨國媒合,以形成實際訂單需求,最後由共同投資放大動能,完成政策循環。

然而,要真正改變台灣軟體產業的結構,關鍵在於從「專案導向」逐步走向「產品導向」。林宜敬指出,專案模式固然能帶來收入,但難以累積長期價值。產品的本質是「一次開發、無限複製」,能有效攤平研發成本,並快速進入國際市場。但現況是,許多公司心中想做產品,卻被客製化需求拖著走,導致研發資源消耗在一次性的修改上。

要扭轉此一困境,需要供給端與需求端的同步改革。需求端方面,政府與大型企業應調整採購心態,避免「每案必須修改」的陋習;政策工具上,數位發展部將把成熟產品納入共同供應契約,簡化流程與合規疑慮,讓採購者能有多家競品選擇,並兼顧比價與持續升級。在技術端,則必須推動模組化與標準化API設計,讓「少量客製」取代「大量客製」,如同ERP系統,以標準模組為核心,避免每案重寫、難以維護。

林宜敬特別強調,政策目標不是要求企業立刻轉型,而是提供明確方向並持續校正誘因,讓做產品的公司能先在台灣站穩,再逐步走向國際。他以醫療AI應用為例指出,台灣健保體系擁有難得的數位化資料資產,但若沒有資料交換標準與授權合規,就無法轉化為AI的生產力。現階段,衛福部正推動以FHIR為核心的標準,數位發展部則在跨院資料調閱、API效率與技術架構上協同,並以「技術結合法規」的思維降低門檻。他期望未來在病人同意的前提下,醫師能即時調閱跨院病歷,進而為醫療AI模型的訓練與部署奠定可信基礎。

至於供應鏈資安,林宜敬明確指出全球ICT供應鏈已分化為「民主供應鏈」與「紅色供應鏈」。雖然台灣半導體龍頭企業防護嚴密,但駭客往往選擇攻擊上下游供應商與設備商的薄弱環節。為此,台灣推動SEMI E187半導體設備資安規範,將「單點防護」轉化為「產業聯防」。政府則扮演推動認證與輔導的角色,讓台灣廠商不僅強化自身資安,更能提升在國際標準制定上的話語權,並藉由合規認證帶動本土資安產品與服務輸出,把合規轉換為市場入場券。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