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me Relay 訊框中繼 網路協定

組態Frame Relay網路 活用指令檢視設定值

2014-04-02
這篇文章將介紹如何在Cisco網路設備內進行訊框中繼網路的相關設定,同時也會說明如何檢視設定值,希望大家對於訊框中繼這個技術能有更多的認識。
設定基本的訊框中繼網路

在Cisco網路設備中,如果要設定支援訊框中繼網路,必須注意一下Cisco IOS的版本。就交換式虛擬線路(SVC)而言,Cisco IOS在11.2以後的版本才有支援交換式虛擬線路。不過,一般應該都是設定永久性虛擬線路(PVC)為主。

此外,若使用舊版的Cisco IOS(版本為11.2或是更舊的版本),必須自行手動設定LMI,若是使用新版本的Cisco IOS(例如Cisco IOS 12.0),就不必自行設定LMI。底下來看看新舊版本的Cisco IOS中設定指令上的不同之處。

如果是Cisco IOS 12.0以及之後的版本,則設定使用訊框中繼網路的指令如下所示:


但是如果是Cisco IOS 11.2及以前的版本,則設定使用訊框中繼網路的指令為:


兩者的差異,就在於舊版本的指令最後一行必須手動設定LMI。

接著,分析一下每個指令的詳細內容。一開始的interface serial指令是為了進入到Serial介面,因為訊框中繼網路是廣域網路所使用的協定,而Serial介面就是給廣域網路所使用的介面。

然後,就是要設定這個介面的IP位址,而這邊的指令範例假設Serial介面的IP位址為10.46.0.1。

設定封裝方式

下一個encapsulation frame-relay指令的使用目的,在於指定端點之間所流通的網路封包要使用哪一種封裝方式,在剛剛範例中所下達的指令只有encapsulation frame-relay,事實上這裡並沒有明確指定要使用哪一種封裝方式,如果要指定封裝方式,必須再加上一個參數,如下所示:


上面這個範例就是使用cisco封裝方式,這也是預設的封裝方式,如果沒有指定封裝方式,就是使用cisco。另外也可以指定使用ietf,如下所示:


IETF是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的縮寫,IETF這種封裝方式定義在RFC 1490文件之中。

設定使用頻寬

至於bandwidth指令是用來設定這個介面所要使用的頻寬,指令範例如下所示:


數字所使用的單位是kilobits,代表千個位元,這個範例是把頻寬設定成使用六萬四千個位元。

選擇LMI種類

再來,下一個步驟是選擇LMI的種類,指令的關鍵字是frame-relay lmi-type,後面接上LMI的類型,指令範例如下所示:


LMI的類型有三種關鍵字可以輸入,分別是ansi、cisco以及q933a。預設值是cisco,對於這個指令,只有在使用舊版本的Cisco IOS時才需要執行這個指令。而這種LMI類型,當然也可以為每一個不同的介面設定不同的類型,這裡的範例是設定成ansi。

啟動Inverse ARP

另外,還有一個指令是這個範例所沒有列出的,那就是用來啟動Inverse ARP功能,其指令範例如下所示:


以上這個指令的關鍵字是frame-relay inverse-arp,後面第一個參數是協定,這個範例中所選擇的協定是IP協定,這個指令所支援的協定除了IP之外,還支援IPX、AppleTalk、DECnet、VINES以及XNS等等。

而下一個參數是代表DLCI的值,也就是本地端針對這個介面所使用的DLCI值。事實上,inverse ARP預設上是啟動的,所以其實並不需要手動去啟動它。

設定靜態訊框中繼網路位址對應表

如果遠端的設備不支援Inverse ARP,此時又剛好想針對永久性虛擬線路的廣播封包(Broadcast)和群播封包(Multicast)進行控制的話,就必須透過靜態訊框中繼網路位址對應表,將本地端的DLCI值與遠端路由器網路層位址做對應關係的設定。如此一來,才能夠控制到廣播封包與群播封包。靜態訊框中繼網路位址對應表稱為Static Maps。

接下來,透過一個簡單的範例解釋如何設定靜態訊框中繼網路位址對應表。假設目前網路架構如圖1所示。


▲圖1 網路架構範例。

左邊的路由器的IP位址是10.46.0.1/24,其DLCI值為100,而經過一大段廣域網路之後連線到右邊的網路,而右邊的路由器的IP位址為10.46.0.2/24,而DLCI值為200。此時,假設要在左邊的路由器上設定靜態訊框中繼網路位址對應表,其指令如下所示: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