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系統 路由器 協定 網管 網域 路由

路由設定規劃必知 一次搞懂網路自治系統

2014-04-11
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中經常提到自治系統,但是因為篇幅有限,一直沒有詳細地介紹何謂自治系統。這篇文章預計要讓讀者們了解何謂自治系統、網路架構與運作機制,而它又是如何影響路由協定的設定以及會影響哪些路由協定的設定。
接著,說明OSPF路由協定的幾項特色:
    1. OSPF路由協定屬於開放性標準
    2. OSPF路由協定第二版在定義在RFC 2328文件中
    3. 沒有設備數量(Hop Count)的限制
    4. 採用最短路徑優先演算法
    5. 必須運作於同一個自治系統之中,屬於IGP協定。
掌握到這些特色的話,就不難了解OSPF路由協定與其他路由協定的差異在那裡了。

在OSPF路由協定中設定自治系統

接著介紹OSPF路由協定的指令,先以下面的網路架構圖為例來說明。


由上圖中可以發現,有A、B和C三台路由器,以及172.16.1.0/24、10.1.1.0/24、10.2.2.0/24、192.168.1.0/24四段網路區段。假設要將A、B和C這三台路由器全部設定成使用IGRP路由協定,則設定流程如下。

第一步驟:啟動OSPF路由協定
這裡先介紹在單一區域(Single Area)中如何設定OSPF路由協定,當然最重要的第一步驟是先啟動OSPF路由協定,而啟動的指令如下所示:


此指令的關鍵字是router ospf,後面接上的100指的是Process ID,這個Process ID用來指定這個路由計算的Process,這個數字必須是單一獨特,可以是任意選擇的數字,同時,這個Process ID數字也不需要與其他使用OSPF路由協定的路由器設備上的Process ID相同。

第二步驟:設定OSPF路由協定連接的網路
第二步驟是設定路由器設備所連接的網路區段資訊。若要設定路由器A的相鄰網段,而因為路由器A附近的網段如下圖所示,那麼就必須執行以下的指令:


這個指令的關鍵字為network,後面接上位址、位址遮罩及區域號碼。第一個接上的位址可以是網路位址(Network Address)、子網路位址(Sub-network Address)或是單一電腦的IP位址,就以上面的兩行範例指令而言,分別是172.16.1.1和10.1.1.1。

接下來要指定的是遮罩(Wildcard Mask),這個遮罩用來指定所要符合(match)的IP位址,其中,0代表必須符合,而1代表不比對,亦即「Don’t Care」。

舉上面的範例指令來說,以下這一行就是代表要符合172.16.1.1這個IP位址才行,因為後面的遮罩為0.0.0.0,也就是整個IP位址必須完全一樣。而最後所指定的area 0,則代表OSPF路由協定所運行的區域代碼,這個代碼可以是十進位的任一數字,中間也可以穿插小數點。


<本文作者:胡凱智,目前在美商Mozilla擔任資深全球專案經理,曾於趨勢科技任職七年多,有兩年美國矽谷工作經驗,在美國專利局擁有軟體專利。讀者可在其粉絲專頁獲取更多網路知識及交流建議:https://www.facebook.com/khu.page>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