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2015-02-11
近年來郵件安全問題已不再是傳統防毒、防垃圾郵件等機制得以涵蓋,欲因應新型態駭客攻擊行為,防禦機制勢必需要有所精進。FireEye技術經理林秉忠認為,現階段的郵件安全,對於垃圾郵件的防堵不外乎特徵碼比對,但是魚叉式APT攻擊則必須仰賴新的偵測機制來協助找到未知型攻擊。
今日最常被駭客或有心人士利用來發動滲透攻擊、盜取機密文件的管道,當屬電子郵件莫屬。尤其是近年來盛行的進階持續性滲透攻擊(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APT),常見以郵件為首要進入點,由於APT攻擊目的在於具金錢利益的數位資料,駭客不再招搖破壞,滲透行為的隱匿性更高,往往縱使系統環境已被成功植入惡意程式,使用者或IT管理者也無從發現。
2015-02-09
三台資料庫系統的總資料量大約有三十億筆,全數集中整合的移轉作業茲事體大,所幸經過四個多月實際轉換資料的程序測試後,處理效能可說超乎想像,才消除所有疑慮,而DBA也從一開始的反對,到最後全力的支持,終於決議導入建置。
2015-01-30
早在七年前就開始研究APT(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攻擊的趨勢科技,二年前為了因應日漸增多的客戶遭受APT攻擊滲透,成立資安事件調查(Incident Response,IR)團隊協助處理,至今已承接過超過250個專案,亦藉此累積駭客攻防戰的實務經驗,近年來更進一步將防禦技術商品化,開發出Deep Discovery解決方案,期望協助更多組織單位與企業建立新型態惡意威脅的偵測機制。
2015-01-26
無論各種網站服務、電子商務、企業應用、遠端存取、即時通訊,若未能在伺服器端均衡分配負載資源或網路連線,往往會讓用戶遭遇低效能、不穩定的使用體驗,萬一連外的廣域網路斷線,或者提供應用服務的伺服器之一發生故障,更會立即導致服務中斷,因此運用負載平衡(Load Balancing)或更進階的ADC(Application Delivery Controller)技術來提供分流、容錯並且改善效能,是各種規模企業網路應用服務不可或缺的機制。
2015-01-23
自2000年左右起,Arbor Networks就已偕同第一層(Tier 1)電信業者全球佈建感知器(Sensor),以蒐集駭客攻擊活動資訊至其ATLAS威脅監測中心進行分析。
2015-01-21
資安防禦技術持續精進,近年來DDoS事件卻不減反增,究其原因,設計愈來愈精良簡化且容易取得的攻擊工具軟體,恐怕是重要因素。
2015-01-19
為了因應日益嚴峻的DDoS攻擊造成應用服務中斷,Fortinet除了透過FortiADC提供的全球伺服器負載平衡(GSLB)功能,在不同區域的資料中心建置設備,以彈性地派送流量,維持服務正常運行以外,亦有FortiDDoS專屬設備,協助緩解攻擊。
2015-01-16
相較於專屬DDoS緩解設備,對於主要提供ADC解決方案的Kemp Technologies而言,其代理商奕銓科技技術支援經理林子涵觀察,DDoS機制較偏向是衍生性的服務項目,在解析應用層資訊後,順勢增添判斷攻擊行為與執行阻斷的功能,只是會有承載量的上限,例如Kemp LoadMaster 2200每秒可承載大約六萬個SYN封包,可支援的DDoS攻擊緩解也較著重在各式Flood攻擊行為。
2015-01-14
現代化企業營運,相當程度仰賴資訊科技提升工作效率或提供業務服務,不論是內部資訊系統,抑或是業務關鍵應用系統,一旦連線回應速度過慢,甚至出現問題導致服務中斷,都可能為企業帶來損失,IT部門所需承受的壓力不言而喻。
自雲端運算應用概念興起以來,最常見到以往建置於企業內部的資訊系統改由雲端平台提供、且被廣為接受者,莫過於客戶關係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系統,例如Salesforce.com、微軟Dynamics CRM Online等,皆是耳熟能詳的供應商。需經常四處拜訪客戶的業務、行銷、客服支援人員等,更可隨時隨地透過行動裝置的App簡單登入CRM服務平台,並取得客戶的相關資訊協助銷售或維繫友好關係。
2015-01-12
在行動裝置大量普及後,管理與安全性問題始終備受討論,市場上也因應而生MDM(行動裝置管理)、MAM(行動應用程式管理)、MCM(行動內容管理)等不同面向的工具來協助執行控管措施。近來更進一步擴展至企業行動管理(Enterprise Mobility Management,EMM)方案,除了延續容器(Container)概念隔離工作與私人相關資訊,亦納入統一政策控管、身分驗證、資料保護等機制,在不影響行動用戶體驗下,提升資料保護能力。
2015-01-09
運用資訊科技的力量,創造豐裕富足的社會,是NEC近年來致力發展的重要方向。日前該公司每年一度在日本召開的C&C(Computing與Communication)使用者論壇與iEXPO 2014大會,延續強調運用現代化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資訊與通訊科技)之力,創造安心、安全、高效率、公平的社會。
2014-12-23
專攻於IT基礎架構中蒐集並處理「機器資料」的Splunk,隨著製造業力求轉型,試圖藉由改善製程良率來提升核心競爭力,如今也涉足從未思考過的IC製造、封裝測試、設計等領域。
2014-12-22
為了維持IT基礎架構的正常運行,管理者多數需仰賴工具協助監看,當發生問題時得以及時告警,以便盡速排除。基於以往專業分工的人力配置,應用程式部門與網路部門大多分屬兩組不同團隊,各自以網路效能管理(Network Performance Monitor,NPM)、應用程式效能管理(Applicati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APM)工具輔助監控。
2014-12-15
資訊安全不可能做到百分百,只能設法用合理成本盡力降低風險;而企業的資安強度,則取決於整體安全措施中最弱的一環。在威脅四伏的環境下,如何均衡規劃有限的資安預算,讓企業免於成為下一次資安事件的新聞主角?從多重威脅防火牆到惡意軟體防禦,從社交工程攻擊到雲端安全服務,資深業界專家教你如何重點式規劃資安措施。
2014-12-12
著重於發展網路安全(Cyber Security)機制的Palo Alto Networks,因應現代化資安威脅不斷,整合旗下產品線,以建立企業安全平台(Enterprise Security Platform)。其主要組成元件包括次世代防火牆(NGFW)、雲端安全分析平台WildFire,以及日前經由收購Cyvera取得的進階端點防禦技術,也就是在美國已推出的新產品──Traps,預計明年也將在亞洲市場問市。
2014-12-10
高可用性、彈性擴充與計費模式,可說是雲端服務平台的特性,同時也是企業評估遷移資訊系統至雲端服務平台的主要條件。網擎資訊(Openfind)雲端服務副總張嘉淵即發現,初期多數企業較能接受遷移至公有雲的莫過於郵件系統,較貼近現代工作應用情境。
2014-12-08
因應企業雲端化、行動化發展趨勢,IBM提供的資安防禦視角,已由單點朝向應用層環境全面性發展。IBM軟體事業處業務專案經理金天威指出,其實IBM定義的資安範疇相當廣泛,除了以軟體與硬體為主的安全防禦方案外,服務人力更是IBM的強項,擁有技術與諮詢的服務團隊,也累積許多經驗。實務上遇到客戶面對應用轉型潛在的風險性,仍傾向於透過成熟的解決方案或服務,逐步建立控管機制。
2014-12-04
當前IT應用環境朝向公有雲、行動化發展已是無法迴避的趨勢,企業必須重新檢視外部威脅可能滲透進入的管道,及其因應作為。HP資訊安全事業部北亞區資深技術協理蕭松瀛實際於客戶端觀察發現,尤其是雲端平台與Big Data應用的資料保護議題,近來相當受到關注。
AI代理程式崛起伴隨風險 身分安全成防禦核心
AI分身公仔掀跟風浪潮 生成式技術民主化現警訊
思科推出具擴展性與效能的 51.2Tbps 路由系統 為分散式 AI 工作負載建立新基準
宜鼎集團攜手 AI 國際大廠 掌握全球邊緣智慧核心
Axis 攝影機獲 CNS16120 影像監控系統安全認證
施耐德電機全新參考設計 整合電力管理與液冷控制
Openfind 打造全員可用的 AI 解決方案
Zoom Phone 重塑 AI 時代的企業溝通模式
NVIDIA DGX Spark 為全球 AI 開發者而生
釋放代理式AI真價值
建置高可用性iSCSI儲存設備(中)
Citadel協同合作系統 企業級基本功能一應俱全
針對UNIX及其相容系統所設計 開放源碼界防毒天王—ClamAV
NEITHNET 全套式防禦 缺資安人力也能完美駕馭
檔案嵌入浮水印防變造 萃取比對原件辨真偽
強化實體與環境安全
K8s深度整合vSphere VMware Tanzu全新出擊
裸機安裝EMC ScaleIO 簡單享用軟體定義儲存
記錄惡意網路封包資訊 實作Snort+BASE網頁型入侵偵測系統
LINE CONVERGE 2019 宣示持續耕耘台灣市場擴大社會參與
第237期
2025年10月
GAI在智慧製造的應用機會與趨勢 — 工業技術研究院業務發展處副處長吳志平
電網互動式UPS助力智慧製造之轉型方案 — Eaton
SASE 原生企業瀏覽器,全方位保護跨裝置資訊安全 — Palo Alto Networks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