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2016-01-13
上次的文章說明了Antergos Linux基本環境的安裝方式,這次開始介紹Antergos的一些進階使用,包括軟體套件的更新管理、中文輸入環境的設定、安裝瀏覽器及相關外掛程式等。
2015-09-25
想要嘗試Arch Linux的滾動式更新,卻苦於其操作介面過於簡單的使用者,可以改用基於Arch Linux所開發的Antergos Linux,因為它提供非常友善的安裝介面,本文將示範Antergos Linux的安裝與啟動。
2015-08-03
之前介紹過Docker透過Linux Namespace方式銜接實體網路取得外部對應IP位址的方式,也談到同一主機內透過預設的docker0主系統橋接介面可以進行互連,接著進行網路設定。本文將接力介紹Docker容器的進階管理技巧,包括不同主機之間Docker容器隔離獨立網路互連,以及如何限制Docker容器使用資源。
2015-06-16
在Linux系統技巧前一篇介紹MBR、GPT與UEFI的文章中,有稍微提到GRUB開機管理程式,本文將特別針對GRUB這個開機管理程式,做一詳細介紹。
2015-05-07
上一篇文章介紹了Arch Linux內軟體套件的管理、簡單的系統服務安裝以及GNOME圖形介面環境安裝,本篇文章將接續之前的內容介紹Arch Linux下常見應用軟體及系統的安裝與設定,同時說明Arch Linux中讓使用者可以貢獻軟體套件的Arch使用者軟體倉庫(Arch User Repository)之設定與安裝。
2015-04-16
近年來,雲端運算技術的發展一日千里,相關衍生的技術如雨後春筍般逐一出現,其中OpenStack技術備受關注。呼應此一潮流,本文將概略介紹何謂雲端運算,並說明OpenStack的發展背景、架構以及其所提供的各項服務。
2015-03-13
虛擬化風潮席捲全球,技術日益翻新,目前最受矚目的是Docker,其虛擬獨立環境內無須另外運行的作業系統核心及相關系統程,所以需動用到的系統資源大幅減少。本文將詳解Docker的運作原理,並說明如何手動為容器配置對外固定IP位址。
2015-02-04
上集文章已詳細講解過Arch Linux的安裝方式,本集內容將以Arch Linux基本環境為基礎,接著介紹Arch Linux的套件管理環境與系統服務,並說明如何安裝與設定其桌面環境。
2015-01-13
本文將以手動指令操作的方式來做示範,讓大家能夠清楚地分辨UEFI、GPT分割與Linux的搭配及其運作方式,進而能更順暢地操作Linux這個免費又好用的作業系統。
2014-12-10
近年來,虛擬化風潮席捲全球,針對這個重大議題,本文將介紹虛擬化技術的發展,以及相關的開放原始碼虛擬化技術,讓讀者能夠對整個雲端運算中相當重要的虛擬化技術有非常深入的認識。
2014-11-12
由於Linux環境允許自行客製化,因此除了知名度較高的Fedora、CentOS、Debian或是Ubuntu外,網路上也發展出非常多元豐富的特色版本。Linux世界開放有趣,筆者將陸續介紹一些特別的發行版本以饗本刊讀者,首先介紹採取「滾動式更新」版本的Arch Linux。
採取有效授權管理機制 強化敏感資料安全(下)
收集詐騙情資結合AI/ML 打造企業級ASOC安全網(上)
AI跨域求才夯 理工新人仍吃香
QNAP Edge AI 儲存伺服器 打造一機多用平台
VM授權費之亂引跳船潮 Acronis推ACI平替搶客
原生檔案伺服器遠勝NAS 整合AD細緻權限集中管理
從「導入功能」轉向「贏得人心」 導入電子簽章應留意使用者體驗
以安全加速企業創新成長
A10 Networks 於 Interop Tokyo 2025 榮獲兩項最佳展示獎
UiPath 新一代代理型自動化平台 推升企業營運效率
建置高可用性iSCSI儲存設備(中)
Citadel協同合作系統 企業級基本功能一應俱全
針對UNIX及其相容系統所設計 開放源碼界防毒天王—ClamAV
NEITHNET 全套式防禦 缺資安人力也能完美駕馭
檔案嵌入浮水印防變造 萃取比對原件辨真偽
強化實體與環境安全
K8s深度整合vSphere VMware Tanzu全新出擊
裸機安裝EMC ScaleIO 簡單享用軟體定義儲存
記錄惡意網路封包資訊 實作Snort+BASE網頁型入侵偵測系統
LINE CONVERGE 2019 宣示持續耕耘台灣市場擴大社會參與
第234期
2025年7月
GAI在智慧製造的應用機會與趨勢 — 工業技術研究院業務發展處副處長吳志平
電網互動式UPS助力智慧製造之轉型方案 — Eaton
SASE 原生企業瀏覽器,全方位保護跨裝置資訊安全 — Palo Alto Networks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