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發展人工智慧(AI)應用已超過十年的Fortinet,基於TensorFlow框架發展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技術來設計、訓練、實施控管措施,以協助資安維運團隊(SecOps)應對日新月異的攻擊威脅。
2024-08-21
在全球戮力減緩地球暖化的共識下,節能減碳已成刻不容緩的議題,雲端運算、AI資料中心也需要更有效率的冷卻方案。在此情況下,液冷散熱方案在近幾年來受到高度關注,其中,浸沒式冷卻(Immersion Cooling)更被視為未來的潛力之星。
2024-08-19
F5發布應用策略現況報告,發現95%的企業已經部署API閘道,在使用應用交付和安全技術與日俱增的同時,安全即服務(SECaaS)的使用也急速增加。本文將分享關鍵技術與趨勢的發現與調查結果,可用以評估企業應對未來挑戰的能力。
2024-08-15
企業對人工智慧與GenAI的態度,已經從觀望評估逐步走向在生產環境的落地應用。基於機敏資料的安全、人才以及成本預算考量,越來越多的企業傾向在企業內部部署,且更偏好微調以及檢索增強生成(RAG)技術應用,而這也推升私有一站式GenAI基礎架構需求。
2024-08-12
AI已經成為企業快速投入的技術之一,然而無論在企業內或雲端,傳統基礎架構技術正面臨複雜且僵化的問題,過去企業傾向自己動手建置,卻也因此可能產生意料之外的硬體費用,而複雜的AI軟體也可能讓開發人員的工作時間,大量地消耗在軟體堆疊工程、故障排除及優化上。
2024-08-08
面對全球AI浪潮,運用AI加速轉型已成企業刻不容緩的議題。然而,HPE近期發布的《構建人工智慧優勢(Architect an AI Advantage)》報告中卻發現,儘管全球對AI的投資與日俱增,但企業卻過度自信而忽略了影響AI應用效果的關鍵領域,包含較低的資料成熟度、網路與運算配置的潛在缺陷,以及倫理與法規遵循等考量。
2024-08-06
全球產業快速推進數位轉型發展,不斷擴大網路接取應用範疇,但也衍生出新的資安風險,有鑑於此,HPE Aruba Networking透過併購手段,強化其EdgeConnect SD-WAN(軟體定義廣域網路)與SSE(安全服務邊緣)技術,推動Unified SASE(Secure Access Service Edge)架構的發展。
2024-08-05
由數位發展部提案並推動的《電子簽章法》修正案正式通過修法並由總統公布施行,為數位新時代應用場景下的電子文件和電子簽章,增添了明確的法律地位。
2024-07-29
致力於解決企業數位轉型問題的凱鈿行動科技,旗下的點點簽(DottedSign)文件簽署服務,不僅符合電子簽章法的規範,還融合了中華電信的快意簽數位憑證技術,確保簽署過程的合法性與安全性。
2024-07-26
以本土自主研發中文手寫輸入系統起家的蒙恬科技,成立迄今已逾30年,因應企業數位轉型計畫大多採用雲端服務來輔助提高生產力,蒙恬科技也隨之轉型提供SaaS服務。
2024-07-24
AI興起帶動產業對於資料治理的龐大需求,許多業者經常在面臨不知道該如何使用數據,對於複雜多樣的數據手足無措時,一味地認為只要不斷擴大招募與培育資料工程師便能解決眼下問題,卻忽略了「資料庫顧問」在資料服務系統生態中承擔的園丁與醫生角色。
2024-07-18
美超微、日月光、中華系統整合攜手宣布將於高雄打造全台首座新一代水冷散熱技術的資料中心。由中華系統整合協助佈建,導入美超微新一代水冷AI伺服器及節能技術,以加速日月光半導體透過人工智慧技術優化研發與生產流程,提供更好的客戶服務,同時達成節能減碳成果。
2024-07-16
供應鏈管理軟體是協助業者執行端到端供應鏈的應用程式,用於管理這些關鍵網路中的貨物、資料與金流。供應鏈管理可幫助企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並維持高客戶服務水準。與目前大多數與供應鏈相關的零組件一般,供應鏈管理軟體已成為業者積極轉型的標配。
一般資料中心的使用年限,至少是10年至15年,甚至還可能長達20年,由此推估,現今多數企業的資料中心幾乎都是多年前建置,除非在建置初期就留有足夠的餘裕,否則,在電力以及冷卻空調能力幾乎都已經固定的情況下,將AI伺服器進駐到既有的資料中心,其實會面臨諸多難題。
2024-07-15
根據Dell’Oro Group預估,資料中心液冷市場將在五年內大幅成長,而人工智慧(AI)是驅動其成長的主因,預計到了2028年,所有資料中心熱管理支出中,液冷技術將佔近三分之一;而整體熱管理市場(包括空氣和液體冷卻系統),在2023年至2028年間,將以14%的年複合成長率增長,預估將上看120億美元。
2024-07-09
在立法院4月30日三讀通過電子簽章法修正案後,台灣法定的電子簽章即區分為電子簽章及數位簽章,而企業在導入使用電子簽章時,建議宜先選定要適用的業務及目標客戶,而後進行企業現有流程解構分析並規劃重組,再將電子簽章應用方式融入整體流程,較能發揮最大效益。
人工智慧已成為全球加速運算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之一,今年台北國際電腦展的主軸也環繞著AI科技為核心,從雲端、核心、邊緣乃至於PC,各家大廠無不卯足全力佈局,看重的即是由硬體創新所帶動的AI應用,鑑於台灣完整的ICT生態體系,晶片業者也紛紛在此時發表新的晶片設計,包含超微(AMD)、英特爾(Intel)以及輝達(NVIDIA)都有新品發布。
2024-07-01
展望2024年,企業對於自身發展更為樂觀,不變的是,人才依舊是企業把握機遇的核心要素。無論是業務負責人、人力資源主管還是技術領導,都應該針對最具策略性和影響力的方向來提升員工技能。而以下幾個方向,將成為2024年塑造企業組織創新能力的主要趨勢。
2024-06-25
人工智慧發展的角度越來越廣,根據調查,該技術的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的1,500億美元增加到2026年的3,000億美元,吸引大型科技業者與新創爭相投入。不過,人工智慧除帶來便利性與產業轉型外,同時也引進新風險,從道德困境和隱私問題到潛在的財務損失與聲譽損害等。
2024-06-19
基於網頁應用程式防火牆(WAF)領域累積的專業經驗,F5持續積極運用人工智慧(AI)技術,以增強其技術發展。F5在Distributed Cloud Services打造的WAAP(Web App and API Protection)方案,緊跟現代化應用程式發展與API部署的增加,提供完整的防護力。
2024-06-13
AI轉型的兩大API障礙
短影音教你解鎖付費軟體 照做竟是下載惡意腳本
復刻top工具熟悉用法 ApacheTop監控網站伺服器
銀行企業金融使用電子簽章深具適合性
Okta 與 Palo Alto Networks 聯手打造 AI 資安防線 打擊身分識別攻擊
5G用戶將突破29億 行動AI與FWA成推動新一輪網路變現關鍵
量子威脅倒數計時 密碼體系邁入全面轉型
思科與晉泰攜手打造亞灣AIOT研發基地 高雄成為亞太智慧產業與資安人才重鎮
Gartner 發佈2025 年:資料與分析重要預測 發佈2025 年:資料與分析重要預測
因應量子運算強破解力 四階段打造加密韌性
建置高可用性iSCSI儲存設備(中)
Citadel協同合作系統 企業級基本功能一應俱全
針對UNIX及其相容系統所設計 開放源碼界防毒天王—ClamAV
NEITHNET 全套式防禦 缺資安人力也能完美駕馭
檔案嵌入浮水印防變造 萃取比對原件辨真偽
強化實體與環境安全
K8s深度整合vSphere VMware Tanzu全新出擊
裸機安裝EMC ScaleIO 簡單享用軟體定義儲存
記錄惡意網路封包資訊 實作Snort+BASE網頁型入侵偵測系統
LINE CONVERGE 2019 宣示持續耕耘台灣市場擴大社會參與
第234期
2025年7月
GAI在智慧製造的應用機會與趨勢 — 工業技術研究院業務發展處副處長吳志平
電網互動式UPS助力智慧製造之轉型方案 — Eaton
SASE 原生企業瀏覽器,全方位保護跨裝置資訊安全 — Palo Alto Networks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