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I AI自動化 零時差漏洞 應用效能

AI轉型的兩大API障礙

2025-07-18
從決策自動化、資源優化,到即時威脅偵測與客戶互動,AI應用正在快速滲透各產業的核心流程。然而,AI潛力的全面釋放,前提是企業必須擁有一套高效、彈性與安全的數位基礎架構,來支撐這些AI應用的部署與執行。

 

推動AI應用的最大阻礙,並非來自演算法或硬體,而是既有的IT營運方式,那些仰賴人工處理、難以自動化、無法橫跨多雲環境的系統與流程。企業若無法擺脫這些結構性瓶頸,AI再先進,也難以落地為實質效益。

根據F5發佈的《2025年應用程式策略現況報告》(SOAS)發現,在AI衝擊下的新現實是,全球企業雖然對AI應用的信心正在提升,但落地挑戰才是必須面對的現實。99%的受訪者已經開始使用AI自動化至少一項營運任務,多數IT決策者已不再將資料品質視為AI導入的首要障礙,反而積極將AI納入日常營運決策、自動化工作流程,甚至資安防護策略中,讓AI真正成為營運的助力。

AI自動化應用的場景也更加多元,包括應用效能優化(72%)、成本最佳化(59%),以及透過自動注入安全規則來防堵零時差漏洞(59%)。這些結果反映企業正試圖透過AI,實現更高效、更具彈性的IT營運模式。

同時,報告也指出三個持續惡化的問題正在阻礙AI落地的速度與成效:第一是API與整合點的碎片化,讓應用部署與資料存取變得複雜難控;第二是60%的企業仍大量仰賴手動操作的工作流程,使自動化部署缺乏一致性與可視性;第三則是對AI模型本身的安全疑慮,特別是在模型訓練、部署與應用的每一個環節。

企業面臨的難題不是「要不要導入AI」,而是「如何讓AI能夠安全、穩定、規模化地發揮作用」,並整合進現有IT營運架構中。然而,挑戰依然存在。報告指出,API爆炸式增長與繁複的手動流程仍是企業推動AI的兩大障礙。其中,60%的企業深陷於舊有流程與操作模式導致的手動任務中,54%的企業坦言,內部缺乏足夠的AI技術人力。同時,58%的受訪者認為API仍是管理應用交付與安全的主要痛點——API的語法、介面、供應商間的不一致性,使得企業在導入自動化時面臨極高的整合成本與維運壓力。

AI轉型路上,企業未來的主控權,不再是資源,而是架構的選擇。是否能選擇正確的架構平台,將直接決定企業是否具備持續創新的能力。

<本文作者:林志方現為F5台灣區總經理>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