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具代表性的人力資源平台104人力銀行,長年來不僅服務廣大的求職者與企業端用戶,更需承載每日高達上億次的網站存取流量,對於基礎架構的穩定性與可擴展性要求極高。隨著數位轉型趨勢逐步深化,如何打造更具彈性與高效率的IT架構,已成為104資訊科技集團維持競爭優勢的關鍵。104資訊科技IT團隊選擇導入SUSE Rancher作為Kubernetes(K8s)核心管理平台,有效突破傳統架構在擴展性、成本與維運效能上的限制。這項轉型之所以能順利推動,關鍵在於清晰的技術選型策略、對開發體驗的高度重視,以及與技術夥伴建立穩固合作關係,為追求數位革新的企業提供了一套紮實可行的落地藍圖。
104資訊科技IT團隊負責維運超過300個網站服務與全環境超過2000個容器應用系統,在邁向容器化之前,長期仰賴虛擬主機(VM)作為應用部署基礎,但隨著業務需求的成長,舊有模式逐漸暴露出諸多限制。104資訊科技軟體架構師蘇曜祥指出,開發端經常面臨「環境不一致」的挑戰,導致同一套程式在本地與線上環境的執行表現差異顯著,拖累了除錯效率與開發進度。另一方面,維運端則須應對「資源擴展僵化」的困境,每次為了迎接年後轉職潮等高峰時段,往往須預先手動擴增大量伺服器,不僅作業流程繁瑣、成本沉重,更造成非高峰期間的資源閒置。這樣的情況,加劇了開發與維運團隊在目標與工具鏈落差下的協作鴻溝,進而催化出全面轉型的迫切需求。
正因如此,104的IT團隊意識到,若能以K8s為核心,打造一個快速且穩定的容器化管理平台,不但能滿足開發團隊對環境一致性的需求,同時也可解決維運團隊在資源管理與成本控制上的長期痛點。在評估多項解決方案後,104選定SUSE Rancher作為推動K8s導入的主要平台,展開結構性改造工程。
蘇曜祥指出,選擇SUSE Rancher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其設計理念高度契合CNCF(雲原生運算基金會)所推動的雲原生標準。與其他可能引發「廠商綁定」的方案相比,Rancher原生支援K8s工具,企業可直接延續現有技術基礎,無須學習額外的專屬語法或平台,顯著降低導入門檻與轉換成本。
Rancher的另一項關鍵優勢,在於利用RKE2 (Rancher新世代容器引擎)工具能協助團隊快速部署與透過Rancher管理多個容器叢集,有效簡化K8s組態作業,減少人工作業失誤與重工成本。透過這項自動化能力,104成功在地端與雲端建置超過十個K8s叢集,為混合雲架構的佈局打下堅實基礎。
同時104資訊科技團隊亦設計了一套內部專用的部署流程與Helm Chart,進一步簡化開發團隊的容器部署流程。開發人員無須深入理解K8s底層設定,只須透過標準化流程,即可將應用快速部署至生產環境。這套與Rancher結合的部署機制,成功將應用上線所需時間由數小時甚至數天,大幅縮短至一小時內完成,顯著提升開發效率與部署敏捷性。
不僅如此,Rancher也為104的維運模式帶來轉型契機。原本需仰賴人力進行的大量例行性維運工作,現已逐步轉向自動化流程。團隊得以將更多資源投入於高價值的創新與效能優化任務,進一步推動微服務(Microservices)、可觀測性(Observability)與Service Mesh等先進技術的導入,加速雲原生技術的落地應用。
截至目前,104資訊科技已成功將近半數應用服務遷移至K8s平台,並規劃於2027年前完成八成以上容器化的目標。透過Rancher穩定的技術支援與彈性的管理機制,104得以穩健推進基礎架構現代化,從容迎接AI應用、即時服務與多雲管理等未來挑戰,以雲原生實力驅動企業持續創新與營運升級。
104資訊科技資訊長張幼祺(右)與104資訊科技軟體架構師蘇曜祥(左)指出,SUSE Rancher不僅是技術工具,更關鍵之處是提供了一個可信賴的技術基礎,讓K8s團隊的資深工程師,包含呂學洲、李建穎、黃競霆、楊承瀚、蔡閔超等,得以專注在應用與商務創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