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隨著企業數位轉型需求不斷升級,瀚錸科技全新 AI Agent Portal,建置於 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OCI)Autonomous Database(ADB)上,並採用最先進的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技術,整合類似n8n的自動化工作流程,提供企業內部即時智能化應用解決方案。
2025-11-07
SAP(思愛普軟體系統)舉辦SAP TechEd 2025大會,會中展示AI如何與開發流程深度整合,提升開發能力。藉由SAP Build全新AI驅動的功能、不斷擴展的生態系,以及強大的Joule AI智慧代理,開發者能夠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信心,將創意轉化為實際成果。隨著AI正在重塑專業工作的本質,SAP也致力於在2030年前為全球1200萬人提供AI所需的技能培訓。
2025-11-06
Fortinet發布2025年資安技能落差報告(2025 Cybersecurity Skills Gap Report),調查超過1,850位IT/資安團隊決策者,涵蓋29個國家與地區,揭示組織在資安技能落差的現況下所面臨的挑戰。調查顯示,亞太地區的組織有超過六成在尋找具備網路工程與安全專業背景的人才時,面臨極大挑戰。而組織越來越依賴AI來強化資安態勢,有84%在亞太的企業組織認為,導入AI驅動的資安工具,能顯著提升防禦效能與營運效率。同時,企業也意識到AI可能成為更具威脅性的網路攻擊,尤其在安全團隊缺乏AI技能下更顯脆弱。
趨勢科技宣布與NVIDIA BlueField展開全新整合,將防護直接嵌入資料中心層級,為AI工廠提供更安全且具擴展性的防護。此全新方案讓企業能更快速部署AI,同時降低多租戶AI雲環境中的風險,並符合嚴格的合規要求。
2025-11-05
Akamai Technologies推出Akamai Inference Cloud。該平台透過將推理從核心資料中心擴展至網際網路邊緣,重新定義了AI應用的場景與方式。
Red Hat推出Red Hat Developer Lightspeed,全新生成式AI(GAI)解決方案組合,旨在透過智慧且具備情境感知能力的輔助功能,加速開發人員的工作流程。這些新型虛擬助理能直接整合至Red Hat開發人員工具,在既有工作流程中協助提升生產力並減少情境轉換。Red Hat Developer Lightspeed現已納入Red Hat Developer Hub內建功能,使用者也可透過Red Hat Advanced Developer Suite訂閱方案,於應用程式移轉工具套件中使用此功能。
2025-11-04
NVIDIA GTC DC 2025 - HPE宣布擴展NVIDIA AI Computing by HPE產品組合,協助政府機構、受監管產業與企業更輕鬆部署與擴展AI應用。此次擴展的產品將透過一站式AI工廠解決方案、統一的資料策略,以及搭載最新NVIDIA AI基礎架構與軟體的全新伺服器平台,協助企業組織更快、更有效率地建置安全的私有AI基礎架構。
剛由SGS查驗通過雲端資安ISO 27017與個資27018驗證的叡揚Vital雲端服務,再次重磅推出更高規格的雲端資安服務功能。
2025-11-03
OpenAI正式在台灣推出Sora應用程式,讓台灣成為亞洲最早能體驗OpenAI新一代AI影音創作技術的市場之一。台灣擁有充滿活力、創意十足的內容創作社群,OpenAI非常期待能支持下一波由台灣創作者所帶動的故事創作浪潮。此次同步推出的地區還包括泰國與越南。
2025-10-30
極風雲創(Twister5)宣布與Cato Networks合作,並正式成為其在台唯一MSP(Managed Service Provider)合作夥伴。
2025-10-29
NetApp發表多款具前瞻性的全新產品,強化應用於AI創新的企業級資料平台。隨著AI從初期試行階段,邁入擔任關鍵任務的代理式應用,企業需要以現代化的企業級資料基礎架構搭配 AI-ready的資料,才能達到AI驅動業務的成效。
全球淨零碳排浪潮快速推進,「電力韌性」與「能源自主」成為企業永續轉型的關鍵議題。而台灣企業對於儲能的推動,常受限於高額預算和投資報酬率的考量,有鑑於此,經濟部能源署為了鼓勵園區用電大戶裝設「表後儲能」,行政院8月底已核定相關補助計畫,使用國產電芯可申請每MWh補助500萬元,祭出為期四年共50億元的補助,於明年預算通過後正式上路,可望激勵用電大戶加速儲能的建置。
由外貿協會(TAITRA)與SEMI旗下GESA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簡稱GESA)共同主辦的2025「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Net-Zero Taiwan」,29日起至31日一連三天於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1、4樓盛大展出。今年共有450家業者使用近1,600攤位,為全臺最具規模的再生能源及淨零永續交流平台。
量子運算技術快速發展,為現行的資料加密防護機制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IBM商業價值研究院(IBV)近期發布「量子安全就緒指數」報告(Quantum-Safe Readiness Index, QSRI),呈現全球企業因應量子時代的程度與進展。QSRI顯示全球企業正緩步推進其量子安全韌性。IBM建議企業應根據自身風險程度與應變能力,首先建立量子安全治理策略、架構與跨部門管理機制;透過人員再培訓計畫,彌補量子安全技能缺口;並導入可觀測工具以監控密碼風險。
2025-10-28
美亞鋼管宣布攜手東捷資訊,率先於國內鋼管業導入SAP Cloud ERP Private(ERP私有雲),此舉不僅大幅提升財務月結效率與決策即時性,更展現企業數位轉型與國際市場拓展的決心,為產業數位升級立下新標竿。
NEC台灣於日前舉辦「台日交流暨資訊新知研討會」,與台灣內政部消防署進行防災科技與數位化經驗交流,並發表以「氣候變遷韌性(Climate Resilience)」為主題的最新成果,聚焦於如何透過預測並預先準備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將災害損失降至最低,並加速災後重建的相關活動與貢獻。
2025-10-27
由台灣駭客協會主辦的年度資安盛會「HITCON CISO Summit 2025」於台北萬豪酒店盛大舉行。作為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的資安長閉門高峰會,今年活動集結來自台灣與全球10國、超過200位資安決策者,涵蓋上市櫃企業、全球2000強企業的CISO、政府資安主管機關及學術研究領袖。會議以「生成式AI、供應鏈韌性與資安治理」為核心議題,透過主題演講、圓桌對話與實務交流,推動企業與政府、國內與國際間的資安對話,強化台灣在全球資安產業鏈中的戰略地位。
思科發佈第三年度《人工智智慧準備度指數》調查。在台灣接受調查的企業中,僅8%受訪企業展現出「領導者」(Pacesetters)特質,而全球平均為13%。過去三年,這群少數屬於「領導者」的企業,在實現AI價值的各項指標上均領先同業。這是思科首次全面分析全球「領導者」企業的領先之道,調查涵蓋30個市場中共26個行業,訪問逾8,000位AI決策者。
2025-10-23
在微軟資安團隊去年調查的資安事件中,有八成的網路攻擊目的是竊取資料,此趨勢主要源於金錢利益,而非情報蒐集。根據微軟資安長Igor Tsyganskiy共同撰寫的最新《Microsoft數位防禦報告 Microsoft Digital Defense Report》指出,已知動機的網路攻擊中,有超過一半(52%)出於牟利,並透過敲詐或勒索軟體等方式進行;單純以間諜活動為目的的攻擊僅占4%。儘管國家/地區級威脅仍是長期且嚴峻的挑戰,但當前組織最常面對的即時風險,多半來自尋求快速獲利的機會型網路犯罪分子。
HPE舉辦HPE Discover More AI Taipei 2025。今(2025)年活動以「Unlock Your AI Ambitions」為主題,透過本次活動,HPE展現其在AI、混合雲與網路三大策略支柱的全面策略與現代化IT管理解決方案,為台灣企業提供深入洞察,協助重塑價值鏈並加速數位轉型。
2025-10-22
以輕量化AI技術突破硬體算力瓶頸 峻魁智慧模型優化工具催速邊緣AI應用落地
軟體產業生態遭AI顛覆 提供智慧系統成轉型戰略
從風險辨識到法規治理 全面守護資料庫安全
模組「AI工廠」 助力規模化轉型
實戰Hyper-V虛機備份 因地制宜選內建或第三方
TLS憑證效期將減到47天 自動化更新勢在必行
代理式AI驅動智慧轉型 打造企業可信賴營運中樞
IBM 亞太區總經理:IBM望在台灣打造全球第一個企業級 AI App Store
中型企業挺進多雲之路
全球電子協會發布《雙重重大性評估工具包》 助力電子產業遵循永續發展
建置高可用性iSCSI儲存設備(中)
Citadel協同合作系統 企業級基本功能一應俱全
針對UNIX及其相容系統所設計 開放源碼界防毒天王—ClamAV
NEITHNET 全套式防禦 缺資安人力也能完美駕馭
檔案嵌入浮水印防變造 萃取比對原件辨真偽
強化實體與環境安全
K8s深度整合vSphere VMware Tanzu全新出擊
裸機安裝EMC ScaleIO 簡單享用軟體定義儲存
記錄惡意網路封包資訊 實作Snort+BASE網頁型入侵偵測系統
LINE CONVERGE 2019 宣示持續耕耘台灣市場擴大社會參與
第238期
2025年11月
GAI在智慧製造的應用機會與趨勢 — 工業技術研究院業務發展處副處長吳志平
電網互動式UPS助力智慧製造之轉型方案 — Eaton
SASE 原生企業瀏覽器,全方位保護跨裝置資訊安全 — Palo Alto Networks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