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根據愛立信最新發表的《愛立信行動趨勢報告》,截至2025年底,全球5G用戶數將超過29億,並預期在2030年底達到63億,占行動用戶總數的多數。同時,固定無線接入(FWA)服務正逐步發展為電信商的重要變現工具,5G能力的持續增強,正在改寫產業的獲利模式與基礎建設策略。該報告指出,行動網路數據流量正以每年約20%的速率增長,預估五年內可望翻倍,未來八成以上的行動流量將透過5G傳輸完成。
2025-07-15
面對人工智慧與物聯網技術的快速演進,思科(Cisco)與晉泰科技日前於高雄共同啟動「亞灣AIOT生態系發展基地暨研發中心」,作為推動智慧港灣、AI應用落地及產業升級的重要基地。該中心匯聚超過25家技術解決方案夥伴與21家在地企業,共同投入高雄港70號碼頭的智慧場域驗證,期望藉由三大創新平台的部署與應用,推動AIOT模組化解決方案輸出並擴展國際市場,進一步奠定高雄在亞太智慧產業版圖中的關鍵地位。
2025-07-14
Gartner近日發佈對2025年及未來資料與分析(D&A)領域重要預測。核心預測包括:一半商業決策將由AI代理人(AI agent)輔助或自動完成;高管層AI素養將成為促進財務績效提升關鍵因素;在合成資料管理方面的重大失誤,可能對AI治理、模型準確性與合規性帶來嚴重風險。
全球製造業正加速邁向數位轉型,人工智慧與自動化技術的廣泛導入正重塑工業流程與營運模式。SailPoint指出,在機器與人類身分高度共存的環境下,製造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網路風險。
Thales發布,Imperva Application Security平台新增偵測與回應功能,以防禦業務邏輯攻擊,例如OWASP十大API安全風險中的首要威脅,物件層級授權中斷 (BOLA)。透過將即時偵測與自動化防禦措施相結合,全面保護企業免受風險API、BOLA攻擊、未認證API和停用的API的威脅。Imperva Application Security平台可在雲端和本地環境中,針對未經授權的資料外洩和其他複雜業務邏輯漏洞提供全面防護。
Gartner預測,到2027年,75%新增分析內容將通過生成式人工智慧(GenAI)實現與業務語境精準關聯,更好地支援智慧應用發展,實現從洞察到行動可組合式連接。
2025-07-11
昕力資訊發表「Thinknova」LLM,經實際驗證具備通過10項金融研訓院的國家金融證照考試的能力,舉凡:初階授信、初階外匯、理財規劃、衍生性金融商品銷售...等,為台灣第一個具備最多張金融證照考試能力的LLM。
趨勢科技發表一份新的報告,揭露採用深偽(deepfake)技術的網路犯罪規模和成熟度。隨著生成式AI工具變得更強大、更便宜、也更容易取得,駭客集團正迅速利用這些工具來支援各種攻擊,從商業詐騙、勒索,到身分盜用等。
2025-07-10
Sophos宣布擴充Sophos Managed Risk服務,推出由Tenable技術驅動的內部攻擊面管理(IASM)功能。
2025-07-09
面對詐騙手法持續進化的態勢,數位發展部於偕同13家第三方支付服務業者,宣示以「公私協力、阻絕偽冒網站」為核心訴求,推動快速掃描與即時通報機制,以科技手段與跨界協力遏止新興詐騙行為。
2025-07-04
在生成式AI(Gen AI)技術快速發展之際,積極尋求導入應用的企業,面對的挑戰不再只是資料儲存空間是否充足,更關鍵的是如何即時將資料轉化為可行的行動與深度洞察。威聯通(QNAP)向來在NAS市場中以高效儲存、虛擬化與資料保護能力見長,如今進一步擴展,打造能支援AI推論、GPU加速與虛擬化部署的Edge AI儲存伺服器,讓中小企業以可負擔的方式,在AI時代擴展競爭力。
2025-07-01
在日本東京舉辦的Interop Tokyo展會上,A10 Networks憑藉旗下產品「A10 Defend AI防火牆 – Thunder 1060S-AI」與「Web API Security – ThreatX by A10 Networks」,分別榮獲「安全(AI)」與「安全(高效能)」兩項類別的評審團最佳展示獎(Best of Show Award)。
2025-06-27
UiPath於台北舉辦的UiPath 2025台北代理自動化峰會(Agentic Automation Summit)上,重磅發表其新一代UiPath Platform,這是一項「代理型自動化(Agentic Automation)」平台,旨在將AI代理、機器人與人員整合於一個智慧系統中。該平台能夠打造協同一致的工作流程,讓人類、機器人與AI代理協同合作,最佳化流程並推動企業營運效率。
Thales推出Thales CipherTrust Data Security Platform資料安全平台的一項強大新功能「Thales File Activity Monitoring」,增強企業對非結構化資料的可視性和控制力,使企業能夠即時監控檔案活動、檢測濫用情況,並確保整個資料產業符合法規要求。身為唯一可保護結構化及非結構化資料安全的整合式平台供應商,Thales針對以往難以追蹤的資料類型,提供全面的監控與稽核功能。
2025-06-19
Hitachi Vantara全新Hitachi EverFlex AI資料中心即服務(AI Data Hub as a Service),提供完全託管的一站式基礎架構消費服務,透過現代化資料湖倉(Data Lakehouse)與專為AI、商業智慧(BI)和資料需求整合的工作平台功能,協助企業解決AI資料準備的挑戰。
愛立信(Ericsson)推出全新解決方案Ericsson On-Demand,以真正的軟體即服務(SaaS)平台形式,提供電信商核心網路服務。該平台為愛立信與Google Cloud共同設計,由愛立信負責端到端管理,利用Google Cloud的AI基礎建設與Google Kubernetes Engine(GKE)架構,將協助電信商快速建立與擴展核心網路服務、降低營運成本,並藉由完全託管的雲端原生平台提升業務彈性。
2025-06-18
HPE宣布為其容錯型(fault-tolerant)HPE Nonstop Compute解決方案系列新增兩款產品,為企業重要業務應用系統提供更強大的效能、彈性與可靠性。全新入門級HPE Nonstop Compute NS5 X5與旗艦級HPE Nonstop Compute NS9 X5皆已對極高的可用性需求優化,隸屬於功能強大、可順暢整合且值得信賴的解決方案組合,特別適用於支付處理、詐欺偵測與智慧製造執行系統(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等企業重要營運作業。此兩款全新產品,導入更強大的硬體與網路功能,協助企業加速業務流程,並推動資料中心工作負載的現代化。
2025-06-17
IBM宣布將打造全球第一台大規模容錯量子電腦IBM Quantum Starling(代號:椋鳥),朝向可落地、可擴展的量子運算邁出重要的一步。IBM已在全球運行數量可觀的量子電腦;此次公布最新量子運算發展計畫,顯示其研發實用級容錯量子電腦的企圖心。
2025-06-16
智慧資安科技(uniXecure)宣布成為無密碼驗證AuthenTrend(歐生全創新)台灣獨家代理商。雙方將攜手推廣符合FIDO2國際標準的指紋驗證解決方案,初期將聚焦台灣政府機關、金融、醫療等高敏感產業,結合智慧資安在軟硬體整合與產品組合上的優勢,以及AuthenTrend於無密碼技術領域研發的深厚實力,共同協助企業擺脫使用傳統帳密的可能風險,加速邁向零信任的身分安全架構。
逸盈科技(Netfos Technology Corporation)正式與Netskope展開合作,攜手將其新一代AI驅動的Netskope One平台引進台灣市場。該平台結合零信任安全架構與AI技術,協助企業在數位轉型過程中實現高效存取控管、全方位資料防護、威脅預防與安全遠距連線能力。
復刻top工具熟悉用法 ApacheTop監控網站伺服器
5G用戶將突破29億 行動AI與FWA成推動新一輪網路變現關鍵
量子威脅倒數計時 密碼體系邁入全面轉型
思科與晉泰攜手打造亞灣AIOT研發基地 高雄成為亞太智慧產業與資安人才重鎮
Gartner 發佈2025 年:資料與分析重要預測 發佈2025 年:資料與分析重要預測
因應量子運算強破解力 四階段打造加密韌性
Imperva Application Security 整合 API 偵測與回應功能 樹立 API 安全新基準
迎戰 AI 時代的網路威脅 SailPoint 呼籲製造業者強化身分安全防線
Gartner 預測到 2027 年:75% 分析內容將使用 GenAI 增強對業務語境理解
昕力資訊開啟主權 AI 時代 全新金融領域的Thinknova LLM
建置高可用性iSCSI儲存設備(中)
Citadel協同合作系統 企業級基本功能一應俱全
針對UNIX及其相容系統所設計 開放源碼界防毒天王—ClamAV
NEITHNET 全套式防禦 缺資安人力也能完美駕馭
檔案嵌入浮水印防變造 萃取比對原件辨真偽
強化實體與環境安全
K8s深度整合vSphere VMware Tanzu全新出擊
裸機安裝EMC ScaleIO 簡單享用軟體定義儲存
記錄惡意網路封包資訊 實作Snort+BASE網頁型入侵偵測系統
LINE CONVERGE 2019 宣示持續耕耘台灣市場擴大社會參與
第234期
2025年7月
GAI在智慧製造的應用機會與趨勢 — 工業技術研究院業務發展處副處長吳志平
電網互動式UPS助力智慧製造之轉型方案 — Eaton
SASE 原生企業瀏覽器,全方位保護跨裝置資訊安全 — Palo Alto Networks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