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Google的Gemini模型即將可於地端部署,透過搭載 NVIDIA Blackwell 基礎架構之 NVIDIA 機密運算技術的 Google 分散式雲端平台運行。
2025-04-18
四月初,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全球實施對等關稅政策,隨後又宣布暫緩實施;關稅政策對投資人信心和市場穩定性雖造成波動,但技術創新和營運精進的腳步仍持續推進,未曾停歇。
為協助我國資安產業發展後量子密碼(PQC)相關解決方案、推動各產業接軌國際密碼標準,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簡稱數產署)攜手「後量子資安產業聯盟(PQC-CIA)」,於臺灣資安大會舉辦「後量子密碼遷移暨晶片應用產業論壇」,正式發表我國首版《後量子密碼遷移指引》。本次活動邀請金管會、數發部資安署、內政部、經濟部、教育部、中央研究院、資策會、工研院,以及產業公協會與產業代表等產官學研共同見證,為臺灣邁向量子時代奠定關鍵基礎。
2025-04-17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中信銀)協助企業客戶數位轉型,強化財務效率與企業競爭力,攜手思愛普軟體公司(SAP)與台灣國際商業機器(台灣IBM)合作完成供應鏈金融平臺(Supply Chain Financing Solution),打造數位化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並於SAP全球SAP Store發布,協助客戶以安全且高效率的方式提高財務競爭力。
2025-04-16
呼應行政院推動「五大信賴產業」政策方向,並以資安作為其核心基礎,數位發 展部數位產業署(簡稱數產署)於「2025 CYBERSEC臺灣資安大會」中打造「臺灣資安館」,聚焦軍工、AI及半導體三大應用主題,展現臺灣資安自主研發技術如何保護高風險與高價值場域,支援信賴產業的安全韌性。展館於今日上午正式開幕,賴清德總統亦親臨參觀,肯定數產署推動臺灣資安自主化的推動成果。
CyberArk推出全新CyberArk Secure AI Agents解決方案,協助企業透過CyberArk身分安全平台,為代理型AI(Agentic AI)導入「身分為本」的資安策略。隨著AI代理自主與其他代理互動、存取敏感資訊、提權、操作關鍵基礎設施,甚至調整自身行為以完成複雜任務,此解決方案能有效協助企業因應與身分相關的新型態風險。
生成式AI快速發展,企業導入相關工具以提升營運效率,犯罪組織也透過其輔助編寫惡意軟體,使犯罪工具更易於使用、演變威脅手法。趨勢科技指出,當前的網路犯罪態勢從「網路犯罪即服務(Cybercrime as a Service)」演進到以AI代理為基礎的「網路犯罪即代理(Cybercrime as a Servant)」,網路犯罪迎來重大變革,未來將出現全新的犯罪商業模式。
2025-04-14
隨著企業加速推動AI智慧轉型,OT與IT系統之間的界線正逐漸模糊,企業在提升營運效率的同時,駭客的攻擊面亦同步擴大,這將會導致工控環境面臨前所未有的資安風險。根據TXOne Networks(睿控網安)最新調查指出,高達94%的企業在過去12個月內曾遭遇了OT資安事件,其中98%是與IT環境有關,顯示IT與OT環境交界處已成為網路攻擊的高風險區域。
2025-04-11
隨著混合辦公模式成為企業新常態,Logitech for Business(羅技)推動全新「Logi Work(智慧辦公)」理念,致力打造「更智慧、更快樂、更健康」(Smarter、Happier、Healthier)的現代工作體驗,協助企業因應工作模式轉型,提升協作效率與員工福祉。此次同步推出多款新品,包含Rally Board 65全功能視訊協作觸控螢幕、Rally Camera Streamline Kit攝影機擴充套件組,以及Logitech Spot智能空間感測器,並結合Logi View地圖功能與Logitech Service 會議及辦公空間管理服務方案,提供企業一站式、可擴充的混合辦公方案。
亞馬遜全新的基礎模型Amazon Nova Sonic,將語音理解與語音生成統一於單一的模型中,使AI應用程式中的語音對話更貼近真人交流。該模型透過Amazon Bedrock上的新API提供,可簡化語音應用開發流程,例如客戶服務通話自動化及涵蓋旅遊、教育、醫療、娛樂等領域的跨產業AI代理(AI agents)。
2025-04-10
面對全球資安威脅日益嚴峻,企業與組織IT應用場域的防禦模式,正在轉向到零信任架構(Zero Trust Architecture,ZTA)與人工智慧(AI)安全的融合策略,以確保各種數位化應用得以持續發展。透過AI驅動的威脅偵測與自動化應對機制,結合零信任的嚴格存取控管,企業與組織將能夠建立更強大且具備未來適應性的資安框架,為數位時代的發展奠定穩固基礎,確保營運場景的安全與韌性。
中華資安宣布投資入股賽博創新科技(CyCraft Technology)新台幣6,500萬元。賽博創新科技為台灣AI資安原廠-奧義智慧100%控股母公司,現正推動台灣IPO計畫並已完成申報輔導。中華資安是中華電信集旗下的資安專業服務公司,亦是台灣MSSP資安專業服務商領導品牌。
2025-04-09
想像一個工廠,幾乎所有設備都連接到5G網路:機器手臂協同運作,零件向總部發送狀態訊號。員工監控效能,查看故障機器並接收即將發生的網路攻擊警報。當加入AI技術後,這些連網設備可以即時做出決策,員工將獲得預測性維護警告,並且威脅偵測也能完全自動化。
IBM推出新一代大型主機IBM z17。作為IBM Z主機系列的最新旗艦產品,IBM z17搭載跨硬體、軟體和系統操作的全方位AI能力。在全新IBM Telum II處理器的支援下,IBM z17的能力將拓展至交易型處理之外、新的AI工作負載。
年度科技盛會 Touch Taiwan 2025 系列展 將於 4月16日盛大開展,今年展覽全面升級,聚焦AI、電子紙應用及封裝技術,展現產業最新脈動。2025年將以 「Forward Together」為主軸,串聯三大品牌展覽「智慧顯示展」、「智慧製造展」及「電子生產製造設備展」,集結10國家328家指標廠商,使用920個攤位,參與廠商包括友達、群創、元太、康寧、默克、富采集團、錼創、誠美、明基材、漢民及台達電等指標性企業,今年展會聚焦 「電子紙產業」 和 「PLP面板級封裝」兩大專區,為產業打造全方位技術與應用交流平台。
2025-04-08
是德科技(Keysight)推出KAI架構,這是一個端到端解決方案組合,旨在透過模擬真實工作負載來驗證AI叢集元件,以協助企業擴展資料中心的AI處理能力。同時,是德科技也推出三款全新產品:KAI資料中心建構工具、互連與網路效能測試儀和DCA-M取樣示波器。這些新產品將大幅加速AI網路設計和部署,並支援1.6T元件的特性分析和測試,確保AI資料中心網路運作穩定,且達到效能最佳化。
紘瑒科技近日正式取得國際認可的資訊安全管理系統認證ISO/IEC 27001:2022(CNS 27001:2023)。此項認證證明紘瑒在資訊安全管理方面達到了嚴謹的國際標準,為企業及合作夥伴提供更堅實的信任基礎。
2025-04-03
數位轉型已成全球企業的現在進行式,然而中小企業卻常因為缺乏合適的IT基礎架構而面臨許多挑戰。如何打破資料孤島的現況,將資料集中、分析以加速決策,進一步創新營運,同時還能做好資料保護,防範資料外洩,也就成為中小企業現今亟需應對的課題。
2025-04-01
在智慧車輛聯網功能日益普及的時代,網路安全已成為車輛產業不可或缺的一環。富智捷(MobileDrive)作為車用軟硬體及系統供應商,成功在車用網路安全領域取得進一步突破,在TUV NORD Taiwan的評鑑下,榮獲ISO/SAE 21434道路車輛網路安全工程認證。展現其在車用資安領域的卓越實力與堅定承諾。
2025-03-31
Progress值得信賴的AI數位體驗和基礎設施軟體供應商,任命Ed Keisling為公司資深AI總監(CAIO)。在這個新設立的職位上,Keisling將負責領導Progress的AI策略,並進一步推動公司的產品組合,以支援客戶的AI之旅。將直接向Progress執行長Yogesh Gupta匯報工作。
2025-03-28
勤業眾信《2025 全球高科技、媒體及電信產業趨勢展望》
雙重隔離保備份資料安全
NVIDIA 攜手 Google Cloud 為企業帶來代理型 AI 推理功能
第三代技術無須下指令 代理式AI考驗企業準備
數產署攜手後量子資安產業聯盟發布「後量子密碼遷移指引」
中信銀攜手 SAP、IBM 推出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
數位產業署打造臺灣資安館
助理若添類Agent能力 需求未必非AI代理人不可
CyberArk 推出大規模保護 AI 代理的身分安全解決方案
依使用深度分三階段 AI代理人將與AI助理並存
建置高可用性iSCSI儲存設備(中)
Citadel協同合作系統 企業級基本功能一應俱全
針對UNIX及其相容系統所設計 開放源碼界防毒天王—ClamAV
NEITHNET 全套式防禦 缺資安人力也能完美駕馭
檔案嵌入浮水印防變造 萃取比對原件辨真偽
強化實體與環境安全
K8s深度整合vSphere VMware Tanzu全新出擊
裸機安裝EMC ScaleIO 簡單享用軟體定義儲存
記錄惡意網路封包資訊 實作Snort+BASE網頁型入侵偵測系統
LINE CONVERGE 2019 宣示持續耕耘台灣市場擴大社會參與
第231期
2025年4月
GAI在智慧製造的應用機會與趨勢 — 工業技術研究院業務發展處副處長吳志平
電網互動式UPS助力智慧製造之轉型方案 — Eaton
SASE 原生企業瀏覽器,全方位保護跨裝置資訊安全 — Palo Alto Networks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