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科技 巨量資料 人工智慧

職業運動引進IT力求精準 跳脫賽事輔助判決擴展應用

科技加持運動健身 大數據虛實整合更智慧

2020-05-26
近來相關技術已逐漸超越原本賽事輔助判決的目的,開始擴大應用領域。例如,應用於腦震盪診斷等,協助醫師判斷橄欖球等較多激烈衝撞的選手衝撞影響,以及是否需要進一步診斷治療;或以影像追蹤為基礎,收集球員素質、得分方式等「球員資料」,進行各種分析,提供教練、球探做為訓練與挖掘人才之參考。

 

大型運動賽事吸引眾多球迷關注,也帶動龐大商機。例如四年一度的世足賽、奧運,以及棒球、籃球、網球等各種職業球類賽事,都帶來可觀的收益。以向來被稱為「運動王國」的美國為例,棒球、籃球、美式足球等職業聯盟比賽門票,加上周邊商品與相關服務,每年可創造近5千億美元的產值。

而在體力表現也是國力強弱象徵的意義下,各國政府皆積極興建運動休閒設施,推廣全民運動,搭配民間團體的活動舉辦與宣傳,更進一步帶動運動健身人口的增加,市場需求的持續成長備受期待。龐大市場與誘人商機吸引IT業界的關注與投入,近來也積極將各種感測器、巨量資料與人工智慧等技術應用於運動領域,期能提升附加價值、創造新的商業模式,促使科技出現在各種運動場景,運動與科技結合的「運動科技」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

職業運動扮演推手

驅動「運動科技」發展的動能,最初是基於勝負之間,產生龐大利害關係的國際賽事或職業運動,從場上的設備到選手的訓練,各個環節皆運用IT以求更加精準。

歐美的足球、棒球等相關職業運動組,較積極引進ICT等技術,藉以強化選手戰力,提高賽事精彩度,爭取球迷的青睞,進而帶動收益的成長。相對地,日本雖亦擁有足球、棒球的職業聯盟,但整體收益相較歐美相同聯盟出現極大落差,引進運動科技腳步緩慢,應是主要原因之一。

2014年世足賽奪冠的德國隊,早在2006年以地主國爭冠失利後,即導入IT技術展開相關準備工作。為收集完整資料,以分析出最佳模式與戰略,德國隊無論在比賽或練習時,皆在球場周邊設置8台高精度攝影機進行全程追蹤錄影,加上在球員身上裝設感測器,收集心跳、血壓等身體資料;一場比賽在IT技術應用下,可收集4千萬筆以上的資料,累積多場比賽資料即可形成巨量資料,進行各種組合的交叉比對分析。

透過收集資料之分析,可以計算出個別球員的移動速度、控球率、傳球成功率、抄截次數、身體狀況等資訊,提供球隊教練團據以思考比賽的陣容安排與對戰策略,提高決策速度與品質。對於經營球隊的企業而言,透過資料收集分析,擬定策略,針對弱點進行補強改善,除了能夠達到強化球隊實力之目的外,亦可提升球迷支持度,或觀戰趣味性,進而帶動整體業務發展,挹注經營利益。

新科技創造新價值

而由於球賽中,一個球的判決可能成為影響勝負的關鍵,為解決人為誤判的爭議,自動判定擊球落點是界內/界外等,由裁判觀看重播畫面做出判決的「影像輔助判決」系統,也獲得網球、足球、棒球等職業賽事的採用,儼然成為業界標準。運動賽事中導入影像輔助判定等技術的效益,不僅能夠減少誤判與惡意的犯規,亦可針對競技賽事提供新的附加價值。

最具代表性者就是網球中的「鷹眼挑戰」,若選手如果對裁判的判決有異議,每盤最多有3次提出使用鷹眼自動判別的挑戰機會,以確認球出界與否。選手提出挑戰時,場內的大型螢幕上會重現選手擊球落點的影像,不僅可提升比賽的娛樂性,還可以在判定的畫面上顯示廣告,賦予賽事與主辦單位新的價值。目前已成為比賽中炒熱現場觀眾氣氛的固定場景。

近來相關技術已逐漸超越原本賽事輔助判決的目的,開始擴大應用領域。例如應用於腦震盪診斷等,協助醫師判斷橄欖球等較多激烈衝撞的選手衝撞影響,以及是否需要進一步診斷治療;或以影像追蹤為基礎,收集球員素質、得分方式等「球員資料」進行各種分析,提供教練、球探做為訓練與挖掘人才之參考。

個人健身智慧化發展

在個人運動健身方面,市場所需要的是即時、精確的結果數據,或是最好能隨身攜帶的指導教練。

隨著資通訊科技趨於成熟,將感測器、無線網路等嵌入運動服裝與用品之中,讓運動健身更智慧成為研發重點。運動智慧化,除量化數據之外,還結合遊戲化、社群分享、串流教學影音與虛實整合等發展趨勢。

過去業者將在槓鈴、跑步機等器材上加裝感測器的案例不少,但因成本太高影響導入意願。近來相關業者則著重在針對運動者之配戴裝置,包含手環、手錶、鞋子乃至衣服等,以及各種模擬/分析工具的研發。主要功能集中在掌握使用者的一舉一動,上傳雲端,除提供即時調整方向,掌握管理自己的運動與健康狀態外,亦透過在社群網路上互動分享的催化,提升運動的樂趣。

例如,下雨天無法到球場打高爾夫球的困擾,亦可透過模擬器,以虛實整合方式,塑造出身歷其境的球場氛圍。獨自練習籃球技巧時,只要在球場旁架設手機拍攝,打開應用程式,即可提供投籃分布、進球比例、出手動作等分析。騎乘自行車亦可下載騎乘軟體,在室內透過真實3D場景,跨越空間限制,進行訓練,也可以隨時上線與國外車友較勁。

智慧衣讓使用者可以藉由智慧型手機,監測自己運動時的身體施力平衡、肌肉收縮狀態,以及各肌群的使用比例,提供專業指導建議等;配戴手環可提供運動時的理想姿勢、動作次數與訓練強度等資訊。運動健身過程透過遊戲化設計提高樂趣;天候不佳的限制,運用模擬技術、虛實整合方式解決;直播串流影音,則滿足了即時學習的需求。

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的進展,對各行各業的影響持續發酵,在運動產業亦然,並帶動了「運動科技」的興起。在科技的加持下,無論大型職業賽事或個人運動健身,都在維持運動本質下,滿足更精準、有效、便利,以及提高樂趣等需求。未來在全球運動風潮未減,運動人口擴大的趨勢下,運動科技的發展可謂方興未艾,後續衍生效益與商機值得期待。

<本文作者:周維忠現職於資策會MIC資深研究總監。>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