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對人工智慧(AI)的投資與期待正快速膨脹,但企業的實際準備度卻未同步提升。根據思科(Cisco)發布的第三年度《人工智慧準備度指數》(AI Readiness Index)調查,全球僅有13%的企業被歸類為「領導者」(Pacesetters),具備成熟的AI準備度,而這個比例在過去一年並無明顯成長。
調查進一步揭示,在台灣,達到這一水準的企業僅占8%,顯示本地企業在AI競爭中正面臨顯著挑戰。
這份涵蓋全球30個市場、超過8,000位企業決策者的雙盲調查,不僅揭露準備度的差距,更首度將準備度與商業成果進行對應,提出一個潛在的結構性危機──「AI架構債務」(AI Infrastructure Debt)。當企業急於導入AI,卻未在策略、基礎設施與治理上同步跟進,隱性成本將逐步累積,恐侵蝕創新與營運的根基。
思科亞太、日本及大中華區總裁兼銷售資深副總裁Ben Dawson指出,市場上的討論已從「AI能做什麼」轉向「如何確保AI投資能產生可衡量的投資報酬率(ROI)」。《人工智慧準備度指數》調查顯示,全球超過八成的企業已將AI列為優先發展方向,其中約三分之二表示AI專案的成效達到或超過預期,帶動營收成長、獲利能力提升與新商業模式開展。
然而,真正的問題點並非AI沒有價值,而是企業缺乏精準的衡量方式。調查指出,全球僅有約三分之一的企業擁有明確的AI價值衡量架構;Ben Dawson表示,多數「領導者」已建立嚴謹的衡量機制,能夠將試點計畫有效擴展為規模化應用,並從中擷取穩定回報。這些企業的差異在於,它們不只是識別應用場景,更以紀律性的方式篩選、執行並驗證其商業影響,成功跨越從潛力到價值的鴻溝。這種能力正在決定市場競爭格局,也預示了未來的贏家與落後者之間將出現結構性的差距。
自主式AI代理崛起
當許多企業仍停留在探索傳統AI應用的階段,更具顛覆性的技術浪潮已快速逼近。思科亞太、日本及大中華區雲端與人工智慧基礎設施業務總經理Simon Miceli指出,自主式「AI代理」(AI Agents)的興起,將對企業IT基礎設施形成前所未有的壓力測試。《人工智慧準備度指數》調查顯示,82%的企業已開始規劃AI代理的導入,其中30%預期在未來12個月內,AI代理將與人類員工協作執行任務。
思科亞太、日本及大中華區雲端和人工智慧基礎設施業務總經理Simon Miceli強調,面對AI技術的快速演進,企業唯有建立清晰的策略藍圖、同步強化基礎設施與安全治理,才能在AI代理崛起的新階段中站穩腳步。
這種新型態的AI運作模式不再只是針對特定任務進行回應,而是持續運作、主動決策與不斷學習。例如,一個AI代理可能持續運行數小時甚至數天,監控並優化跨部門流程,這對運算資源、儲存能力與網路連線提出永遠在線(Always-on)的高負載要求。
現實卻顯示,企業的基礎設施普遍無法因應這樣的負載型態。僅11%的企業認為其網路具備足夠彈性與適應性來支撐AI工作負載,超過半數坦承現有架構無法有效擴展,以應對龐大且持續增長的資料流與複雜性。當市場的高速發展與企業的低準備度發生碰撞,「AI架構債務」便開始形成。Simon Miceli將其比擬為技術債務(Technical Debt):這些債務源於缺乏前瞻性的決策、延宕的升級與基礎建設投資不足,初期雖不明顯,卻會隨時間疊加成為創新阻力與營運風險,侵蝕AI投資的長期報酬。
AI準備度不足衍生資安風險
AI架構債務的早期跡象已相當明顯。《人工智慧準備度指數》調查指出,近六成企業的AI部署速度緩慢,主要原因是過時的基礎設施與決策延宕。當這些技術債務與資安議題交織,其風險呈指數型擴張。少於四分之一的企業具備偵測或防範AI相關威脅的能力,且僅部分組織在AI部署中採取加密、監控與防護措施。對於資料外洩、提示注入攻擊(Prompt Injection)或惡意AI代理的防禦能力普遍不足,顯示AI導入的資安防線仍相當薄弱。
Ben Dawson與Simon Miceli皆強調,「領導者」企業的差異不在於是否能完全免於AI架構債務,而在於能否及早辨識並採取系統性策略應對。這些企業將AI策略置於企業核心,而非附屬計畫;在設計網路架構時即考量未來的擴展性;對應用場景進行嚴格篩選並持續衡量成果,確保每一筆投資都能轉化為具體的商業價值。
更重要的是,對於安全性要求,不是事後補強,而是從資料收集、模型訓練、部署維運的每一階段都深度整合的核心要素。這種由內而外的安全設計,使其AI系統更具韌性與可信度,也確保AI投資能夠長期發揮效果。
領導者企業普遍將AI準備度視為長期的企業旅程,而非一次性的專案終點。他們在策略、基礎設施、資料治理、技術架構、安全機制、人才與組織文化六大領域同步投入資源,形成完善AI營運體系。調查顯示,這些企業在營收、獲利與創新指標上,表現比同業高出近25%,證明成熟的準備度不僅能降低風險,更能創造結構性優勢。
面對AI時代的來臨,思科也正積極轉型其產品與解決方案組合,以協助企業建構安全的「AI工廠」。Simon Miceli表示,從支援AI工作負載所需的高頻寬、低延遲網路架構,到整合Splunk觀測能力以提升全堆疊可視性,再到保障基礎設施與AI模型安全的網路防護方案,思科正以全方位創新回應企業在AI準備度上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