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 數位轉型 新冠肺炎 Covid-19 高齡化 大數據 人工智慧 SAS 台大醫院 國泰綜合醫院 雲象科技

台大、國泰跨院合作面向國際 軟硬整合獲衛福部醫材許可

智慧醫療篩檢大腸癌 AI找瘜肉不再人眼漏看

2022-11-28
智慧醫療發展不只是在各醫院內部推進,跨院合作的AI模型訓練也大舉展開,藉以進一步提升篩檢效能,全面防護國人健康。

近期,台大醫院、國泰綜合醫院與雲象科技攜手宣布,三方共同合作的「大腸鏡即時AI瘜肉偵測aetherAI Endo」已獲得衛福部TFDA醫材許可,未來有望利用AI輔助,提升大腸鏡檢查的效能,並且推動提升大腸癌篩檢品質的各項工程。

依據國健署2022年資料顯示,台灣每年有近17,000例大腸癌新發生個案,為最常見的癌症。雖然大腸鏡檢查已被證實能有效降低大腸癌的死亡率與發生率,但因醫師施行大腸鏡時偵測腺瘤能力歧異造成之病灶遺漏,影響其效益甚鉅。對此,台大醫院、國泰綜合醫院、雲象科技攜手共同研發「大腸鏡即時AI瘜肉偵測aetherAI Endo」,包括一般肉眼不易觀察到的瘜肉,皆能被AI捕獲,準確度高達95%,可彌補醫師之間判別能力的差異。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此次發布的「大腸鏡即時AI瘜肉偵測」有幾個重要意義,首先它是跨院開發的AI工具,單院雖然也能開發但較有信度與效度的疑慮,這也是為何在智慧醫療開發時,需要跨院合作才能面向國際。其次是許多AI方案都是以軟體形式提供,但是此項醫材已經完成軟硬體整合,在未來市場的應用上將更方便。第三,許多AI開發都是用於協助診斷,但其實大家更關心的是能不能改變臨床病人的癒後,這個工具可以協助醫師避免遺漏瘜肉,只要沒有遺漏就比較不會有大腸癌的發生。

歷經4年研發,此次合作跨兩院共收集超過3,000位病患、逾40萬張影像資料提供人工智慧訓練,當中不乏偵測高難度卻又高風險的非隆起型腺瘤,過程中,兩院均投入六至七位專家與偵測好手來協助內視鏡影像的標註。國泰綜合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信佑指出,在訓練過程中不能提供品質不佳的圖像,否則AI會誤認為不佳的品質也是瘜肉,所以需要人工來挑選,「所有醫師都是利用個人下班時間一張張挑選品質較好的影像,再與病理組織進行對照,再把結果餵給AI,藉由這些資訊的累積到達AI的偵測率。」

目前「大腸鏡即時AI瘜肉偵測aetherAI Endo」已能將病灶位置清楚框選出,並有聲音警示,準確率高達95.8%,並且可做到少於0.2秒的低延遲以及低錯誤警示率。

臺大醫院、國泰綜合醫院、雲象科技三方共同研發「大腸鏡即時AI瘜肉偵測 aetherAI Endo」。

雲象科技執行長葉肇元指出,運用AI影像輔助系統以提升追蹤大腸鏡之鏡檢品質,是雲象投注大腸癌篩檢的第一步,未來也朝向病灶偵測與診斷分類、自動化分析盲腸到達率、大腸鏡報告輔助系統、數位病理診斷與風險分層等,從預防、臨床、改善預後,提供以人工智慧驅動之篩檢生態系,創造醫師與民眾雙贏的局面。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