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數位應用場域正快速邁向以人工智慧(AI)為核心驅動的新階段,但真正的轉型關鍵,並非僅在演算法的進步,更取決於底層網路架構與維運機制是否足以支撐AI持續運作的需求。
為因應這項挑戰,思科(Cisco)提出「AgenticOps」自主維運概念,目標打造一套具備自我認知、自動回應與整合防護能力的智慧維運架構,協助企業從傳統IT管理邁向AI時代。
思科台灣總經理林岳田指出,AI應用已成為推動企業數位創新的主軸,不僅被廣泛應用於資料分析、內容生成、客服助理,更進一步導入資安偵測與異常應變等情境,成為驅動營收成長與營運效率提升的關鍵引擎。然而,要讓AI發揮實效,不能只著重於應用層升級,更需從基礎設施層面重新設計,才能因應未來高度密集且即時的AI工作負載。
思科技術總監馮志良進一步說明,現階段許多企業的傳統資料中心仍難以應付AI所需的高速連接與高密度運算負載,根據調查,有高達77%的企業選擇先行在雲端環境測試AI應用,顯示地端架構在電力供應、延遲容忍與散熱能力上,面臨重重挑戰。思科以Nexus Dashboard為核心平台,整合多樣化SDN架構,提供跨Fabric一致性的策略控管能力,協助企業實現AI資料中心的彈性升級與持續優化。
在維運層面,思科提出AgenticOps概念,代表AI角色從過去的「助理」升級為具備判斷與執行能力的「代理者」。透過全新推出的AI Canvas視覺化平台,企業IT團隊得以即時整合來自網路、雲端、資安與觀測工具的資料,進行橫向分析與故障診斷。AI Canvas內嵌的思科AI助理,具備語意理解與因果推理能力,能主動協助排除異常、調整組態與優化效能,有助於降低人工作業門檻與應變延遲。
思科台灣總經理林岳田認為,AI不再只是輔助角色,而是企業營運的核心引擎,必須從基礎架構層重新設計,打造具備自主感知與即時回應能力的維運模式,才能真正發揮AI的戰略價值。
思科為實踐AgenticOps,推出了多項關鍵技術之一即為深度網路模型,由於是專為網路環境打造而非通用型LLM,具備更高的故障排除準確度與自動化處理能力。該模型由思科超過40年網路知識、CCIE課程與實務經驗訓練而成,能理解網路架構中的各層關係,並具備即時學習與調整能力。此模型已成為AgenticOps的認知中樞,支撐整體AI系統對網路狀況的判讀與反應。透過AI Canvas視覺化協作平台,IT人員可即時聚合網路、雲端、安全與觀測數據,進行跨域分析與問題診斷。當事件通知被觸發時,AI Canvas不只會自動分析其背景與影響範圍,更會即時生成具備上下文的視覺化圖像,協助IT人員迅速判讀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