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 IT

IT架構須前瞻大數據需求

2016-10-14
每年從十?月份到年底,即將迎來百貨業最熱鬧的週年慶。但是在賣場裡找店鋪常是一大購物考驗。在美國,百貨龍頭梅西百貨(Macy’s)今年稍早宣布,在十?間店推出「Macy’s On Call」服務,讓消費者透過手機以自然語言詢問產品相關資訊和店面限定產品,作為個人購物好幫手。
除了百貨業,今年美國網球公開賽也運用大數據和認知運算提升客戶體驗。 即時比賽得分、發球成功率等進階數據資料一目了然,還首度引進Watson,讓現場觀眾可利用手機App以自然語言詢問現場設施服務。

從上述兩個例子裡,企業主看到的是個人化服務背後的大量非結構性數據,這些數據就像沙子一樣,但透過大數據與人工智慧/?認知運算技術,就能「煉沙成金」,創造出大價值。

身為IT業者,我們更知道「煉沙成金」的背後,所有巨量數據的傳送、運算或儲存,還是得靠硬體才能完成。因此,企業在部署專為巨量資料與智慧連網裝置/?設備設計的資訊基礎設施時,需要採取更前瞻的思維,跳脫現有業務規模,預設未來對大數據的需求。

這也正是為何包括IBM在內的資訊科技大廠,皆不斷力求技術突破,並以策略合作與結盟,替市場帶來更多創新能量。

像是今年8月,IBM蘇黎世研究中心研發出全球第一個人造奈米級隨機相變神經元,並透過組合500個神經元的方式,展示該技術如何以較低功耗與較快速度傳輸訊號。該技術的出現,也意謂著智慧聯網設備將變得更小且更強大。

除了投資超過10億美元提升硬體產品的服務能量,從2013年起,IBM也與Google、Mellanox、NVIDIA與泰安電腦等夥伴宣布合組OpenPOWER 聯盟,對外授權IBM Power IP以擴大生態體系。其中Google在今年4月也宣佈將與美國Rackspace共同開發以IBM Power9晶片為基礎的開放式伺服器架構,未來Google也會進一步將IBM Power9開放式伺服器的設計資料,提交給Facebook的開放運算計畫社群。

再談到大數據的儲存,根據IDC調查指出,亞太地區有七成的大型企業,已經部署或計畫在未來一年內採用全快閃儲存陣列,以加速數位轉型的腳步。此外,運用軟體定義儲存(SDS)架構,也是企業邁向數位轉型時的必經之路。

面對持續不斷進展的大數據旅程,企業的IT思維需要「Outthink」現況,只看眼前的需求是不足夠的。在破壞式創新只會越來越多的年代,企業更需要有前瞻的基礎架構,才能把挑戰化為轉機。

(本文作者李正屹為台灣IBM硬體系統部總經理)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