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雲端環境的差異性
引進雲端服務的考量因素

2010-07-25
由於資料中心複雜度不斷提昇,加上資料量大幅成長,在資訊儲存、處理、最佳化和將資訊送回給使用者等方面,都需要更多的資源。然而,許多資料中心現在都面臨樓板面積、供電和冷卻容量不足、IT靈活度(agility)和供應商鎖定(vendor lock-in)等難題,管理異質資訊和基礎架構的複雜度與成本也持續增加。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企業迅速引進虛擬化技術,而且也開始考量利用雲端提供服務模式,以降低成本、提升彈性和改善產品與服務的上市時效性。
不想被高度競爭的市場所淘汰,就必須擁有超越傳統儲存架構更高的彈性和靈活度。基於IT對業務的回應時間、產品和服務的上市時效性等因素,許多機構試圖透過虛擬化和整合,將資料中心現代化並壓低成本。再加上非結構化內容的爆炸性成長,都促使企業機構朝向更即時提供IT服務的模式。  

隨選IT服務(On Demand IT Delivery)  

一旦追求隨選IT服務,企業很快便能體認到私有(private)、混合(hybrid)或公共(public)雲端服務模式的優點,而其中企業最能感受到的優點就是大幅節約成本。從資本支出的角度來看,因為支援業務所需的儲存系統和資源需求不斷變動,企業經常會過度採購,因此造成大量使用率低落的硬體資產。而雲端服務基礎架構能使儲存資源配合企業需求成長和收縮,降低前期投資成本,使這些成本從「固定成本」轉變為「變動成本」。  

從營運成本的角度來看,管理傳統IT環境所需的資料成長和複雜度的「隱藏性成本」已是爆炸性成長。而部署雲端服務模式並利用雲端管理服務,將能讓企業僅須支付耗用的部分,避開日常管理工作,壓低營運支出。  

雖然隨選存取運算資源是企業追求的目標,卻也帶給IT部門顧慮和風險。這對企業流程和控管可能帶來負面的影響。如果企業為了追求更快的支援,開始委外給雲端服務供應商,這可能增加敏感資訊曝露的風險性。為了降低風險,IT部門應該考慮開發支援雲端服務的內部架構,以提供更高的企業靈活度,並針對需委外給公共或混合雲端服務業者的特定專案設計流程。  

引進雲端服務時,值得考慮的部署選擇有很多種,選擇時,請考慮下面的因素:

私有雲端服務(Private Cloud)
簡單地說,我們將私有雲端服務定義為位於資料中心實體結構內,可支援雲端運算的基礎架構。私有雲端服務可提供雲端服務的許多優點,但避免公共部署的安全風險,因為透過內部網路或企業網路存取,就像其他資料一樣地安全。由於連周遭的環境(如網路、伺服器等)都能掌握,因此可以做到企業級服務等級契約(SLA),但這個架構所能節約的營運成本沒有那麼多,如實體樓板空間、耗電和冷卻。而且除非已運用管理服務,否則還是要支付額外管理成本。  

混合雲端服務(Hybrid Cloud)
再來看看混合或信賴雲端服務(Trusted Cloud),此定義為放在信賴服務供應商(Trusted Service Provider)那裡的基礎架構。在這種狀況下,存取只限於貴機構的適合資源,後者透過虛擬私有網路或安全網路連線送達。因為該基礎架構不在企業機構的掌控下,服務等級可能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採用時必須考慮安全性,因此務必瞭解服務供應商的實體存取流程以及需求。  

公共雲端(Public Cloud)
最後,公共雲端服務的定義類似混合雲端服務,除了前者通常透過網際網路存取,安全性有限。許多公共雲端服務都相當便宜,甚至是免費的,但通常不保證SLA,或者評量SLA的方式和企業有所不同。此外,這些服務供應商不提供加密、壓縮、備份、階層化和複製等加值功能,與私有或混合雲端服務供應商不同。  

雲端服務該具備的功能

然而,不論哪種雲端服務都應具備一些重要功能。首先是安全的直接連線,將資料送到雲端,例如REST介面或連接應用和雲端,毋須重寫應用程式碼的閘道(on-ramp)。同時也必須提供分租平台(multitenancy)能力,從邏輯上分離資料,以便指定SLA給特定資料類型或應用。 雲端服務也應該具備有存取權和安全層的命名空間(Namespace),防止非法存取。有些供應商的雲端服務還提供加值功能,如壓縮和單一實例以進一步節約成本;加密功能可提升安全性;以及出帳(billing)和按用量收費(chargeback),企業機構和服務供應商可根據使用量向事業單位或機構收費。  

如果以雲端服務提升或取代「舊式」(legacy)IT服務,必須提供相同的品質保證。雖然導入管理雲端服務使企業不需那麼專注在管理細節上,如RAID、複製和容量規劃,企業還是應該在與雲端服務供應商的合約中載明期待的服務品質。各家雲端服務供應商評量SLA的方式不見得一樣,因此詢問如何量化SLA十分重要。  

確認合適的部署方式

由於各種雲端部署模式都有其優缺點,該如何確認最適合的部署方式?首先,應該採取多階段的方式。企業不需要馬上全面投入,可以先試試水溫。先是確認在貴公司環境中,有哪些資料的商業價值和SLA需求較低。例如主目錄分享、靜待資料或備份內容都可以從基地上的「主要」儲存系統轉移到雲端「次要」儲存系統上。  

過去企業需要為了非關鍵性企業資料(non-business critical data),支付高額的管理成本,改用雲端這能提供多方面的助益。這種作法能協助企業釋出資源,讓資源專注投入核心企業應用,改善營運效率和現有資產的使用率。而且能讓企業獲得雲端部署的經驗和發展最佳實務。最後,再根據自己的步伐,朝核心、Tier 1的應用邁進。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