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圖式架構的必要性

2010-03-30
傳統的資訊架構是一種堆疊式組成,這是類似於一維的IT資源擴充方式,可以用「強硬的」方式來提昇運算能量,提供不停頓的運算,但通常缺少業務擴展彈性;在經驗中,這和資訊架構所使用的產品與技術,以及其整合度有關係。理想的新一代資訊架構應該像是二或三維拼圖,兼顧運算能力和範圍的擴充性,可以依據業務需求機動調整,提供永不停頓的服務,充份發揮UC&C效益。  

但是,除了新創公司以外,要把既有堆疊式設備改變成支援彈性服務架構,再持續做最佳化維運,並不容易,UC&C並不是添購設備就能完成,必須要視業務需求和營運發展性來量身打造。  

整合各式各樣的現有設備,可透過資訊技術來支持,而其效率調整和管理機制,則要找到對的整合服務供應商。  

舉例來說,A公司業務支援人力較多,UC&C必須強調在行動式溝通,和業務系統資料的存取;B業者是跨國研發製造,因此研發資訊的協同合作和通訊節費方面需求較大。這兩家企業所進行的UC整合有所差異、協同合作牽涉的系統整合層面也有不同,但在理想架構下都必須為未來其他支援功能規畫擴充空間。  

上述的例子就能看出UC&C導入所需的專業性,和拼圖式架構的必要性。若是在複雜需求中,拼圖式架構更能提供運作彈性和服務擴充性,投資成本可隨實際需要變動。此外,建置完成後的維運也很重要,IT系統和業務營運一樣,都是活的、會隨時間而變動,最佳化重點並非一成不變;如何確保變動過程中系統仍能維持在業務支援最佳化的狀態,也需要專業介入。根據個人經驗,很多企業在自行維運後,落回堆疊式架構的舊式思維,常讓系統整體服務水準和效率低於預期。  

因此,進行UC&C架構規畫和營運時,至少會按照以下幾個階段執行:業務價值和策略釐清、語音及資料通訊協作基礎架構分析、適宜技術評估和設計、應用系統/流程及技術整合、系統部署實作、通訊及協作系統管理、持續維運最佳化。  

簡單地說,透過有效率和持續的建置維運流程,將IT系統轉換成依業務價值導向的拼圖式架構,再根據UC&C需求進行系統軟硬體最佳化,並時時依相同原則調整。在適當架構下建構並使用UC&C,才能為UC&C和企業帶來真正效益。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