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Multi cloud 多雲管理 CMP Covid-19 Flexera GDPR

數位轉型與COVID-19催化 混合多雲滿足效能安全與合規性

提升科技力有助跨雲整合 完整策略讓價值最大化

2021-01-18
雲端資源在數位轉型中扮演的角色已日益重要,而多雲的運用不僅可以帶來靈活的可擴展性與易遷移性,提供更敏捷的環境,也有助於加速服務上線時間,避免單一供應商綁定問題,還能依需求選擇適合的服務,有助於降低成本。

 

面對數位化潮流以及新興技術演進下的挑戰,企業正在加緊轉型步伐,以便確保企業的服務能夠具有更高的可用性、更短的回應時間以及更貼近使用者的體驗,以進一步重塑企業價值。在這個前提之下,IT基礎架構身為應用服務的堅實骨幹,當然也必須跟上腳步調整體質,而雲端資源正是企業轉型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基石,不光只是混合雲或是混合IT的運用,愈來愈多的調查報告指出,企業正在運用多雲架構來打造所需的環境。Flexera發布的《2020年雲狀態報告》便提到,公有雲支出已成IT預算中的重要項目,尤其是大型組織,超過74%的企業每年花費在雲端上的支出超過120萬美元,而在受訪的企業中,高達93%已採行多雲策略。

事實上,新冠肺炎(COVID-19)也成為企業擁抱多雲架構的催化劑,調研機構IDC認為,今(2021)年將是多雲之年,原因在於新冠肺炎讓企業更加感受到業務敏捷性的迫切需求,絕大多數的企業將預設採取內部部署、外部部署、公共雲以及私有雲的混搭部署環境,預估到了2022年,全球超過90%的企業會以本地/專用私有雲外加多個公共雲和舊平台的組合,來滿足其基礎架構需求。IDC中東地區副總裁兼區域常務董事Jyoti Lalchandani在報告中指出,公有雲平台雖然為企業帶來了業務流程的敏捷性,讓IT基礎架構具有擴展性與成本效益,但是公有雲不一定適合所有的工作負載,因此企業選擇將某些工作負載留在內部的資料中心或本地私有雲,將有助於獲得更好的效能、7×24的可用性、安全性強化以及合規性。

VMware台灣副總經理暨技術長吳子強觀察,儘管全球總體趨勢不變,但各區域國家的表現可能有些差距,以台灣為例,今年以來,因應Work from Home的需求,虛擬桌面(VDI)市場以及行動裝置的安全管控方案,都有不錯的表現,但是傳統資料上雲方面卻沒有相同的強勁力道,推測原因可能是因為COVID-19對於台灣的影響相對較小,企業並沒有因為不能進辦公室、不能維護資料中心,而決定把應用服務搬遷到雲端上,「但是現今的企業確實比過往更願意擁抱多雲,就我們的觀察,真正的驅動力其實是來自於企業對數位轉型需求迫切。」

人才與技能也須升級

可以確定的是,雲端資源在數位轉型中扮演的角色已日益重要,而多雲的運用不僅可以帶來靈活的可擴展性與易遷移性,提供更敏捷的環境,也有助於加速服務上線時間,避免單一供應商綁定問題,還能依需求選擇適合的服務,有助於降低成本。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多雲環境卻也帶來不小挑戰,舉例而言,企業可能要面臨各國隱私法規所帶來的新風險問題,例如歐洲的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DPR)施行後,企業必須精心策劃客戶資料的儲存位置,並且建立流程,以確保在需要時,能夠即時存取這些資訊。

另外,分散式的部署環境也意謂著企業的IT基礎架構將更為複雜,IT團隊是否具備能將本地端部署和公有雲端橋接起來的技術能力也是一大挑戰。除了基於VM底層Hypervisor技術不同之外,容器技術也加深了跨雲遷移上的難度,台灣IBM技術長莊士逸指出,在數位轉型的過程中,科技力非常重要,但多數台灣企業首要面臨的問題就是人才的挑戰,必須透過人員技能的升級或是成立一個新的部門招聘人才來協助因應轉型的新需求,「現今許多企業其實都在經歷這段陣痛期。」

從維運到成本管控 好工具也需新思維

除此之外,監控、維運與成本管理也需要重新考量。當一項應用服務被劃分且部署在多個雲端環境時,如何更有效追蹤應用程式的成本將是關鍵,更不用說,企業內部現今很可能存在雲端「孤島」,許多應用程式開發人員會繞過IT維運部門,藉由即時地取用雲端基礎架構資源來快速建構測試環境,除了可能超額部署所帶來的成本增加之外,也經常發生使用完畢後卻忘記停用的情況,而這些都可能導致費用的攀升。在監控與維運方面,隨著基礎架構分散在多個場所,勢必也需要新的方法與工具來解決問題。

這也是為何愈來愈多的供應商紛紛發展多雲管理工具,以協助企業最大化每個雲平台功能,並且最小化成本,在合規的同時,還能確保業務的營運能夠更有效率。除了Amazon、Azure、IBM、Google以及甲骨文等主流雲端服務供應商目前已提供多雲管理平台方案之外,更有許多解決方案供應商,包含了Cisco、Nutanix、VMware、Flexera(RightScale)、Red Hat等等,早已在市場佈局。

Nutanix台灣區資深系統工程經理鄭建華指出,疫情已經改變了生活與工作習慣。未來的世界將會更仰賴雲端,可以想見雲端的支出將愈來愈高,不僅僅是公有雲,企業對私有雲也會不斷投資,因此亦必須改變思維才能享受到多雲管理的好處,思考中長期的佈局如何讓多雲的調整變成是對企業內部更為有利,不只是開發團隊、IT團隊,抑或是網路團隊有利,甚至連採購部署也能獲益。

專責單位將多雲價值最大化

敏捷性以及自動化的需求正在推動多雲管理市場的增長,根據Market Research Future調查,到了2023年,全球多雲管理市場可望上看70億美元,在2017至2023年間,年複合成長率為31%。不過,對比Flexera《2020年雲狀態報告》中對於多雲管理工具的使用調查來看,僅僅只有三成的受訪者採用,由此也可以看出市場目前仍處於前期的推展階段。

精誠資訊資訊管理技術服務處協理黃華昌認為,如果從該調查報告內容來看,企業在使用雲端之後,最關心的是資安問題,接著是雲端服務成本的支出管理、治理以及缺乏支援或缺乏專家。顯而易見,多雲管理平台具有強大的市場動能,「現今的雲端使用太方便了,各個組織部門各自使用的結果,將缺乏一個統一的管理機制,這是問題,也是多雲管理平台的商機。當然,台灣企業接受IT技術的速度相對較慢也是因素之一,但總體來看仍然深具前景。」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擬定完整的多雲策略則是首要任務,而且最好能夠有一個獨立的單位專責地進行規劃以及管理,不只把傳統的維運以及開發人員納進來,包含網路管理、資訊安全、財務、採購等部門都要派員參與,如此才能真正將多雲環境的價值最大化。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