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如果團隊正全力衝刺專案交付,卻在關鍵時刻因為一張意外過期的TLS憑證,導致系統停擺、服務中斷。這樣的情況不僅令人措手不及,更可能影響整體營運與信譽。
更嚴峻的是,未來這種風險可能變得更加頻繁——高達現今的八倍。
自2029年起,所有公開的TLS憑證將最多只有47天的有效期限。相較於目前長達398天的效期,這無疑是一場數位安全策略上的劇烈變革,其連鎖效應也將難以忽視。
這項改變由Apple、Google等產業領導者倡議,並已獲CA/Browser Forum正式通過,目的是藉由縮短憑證有效期,降低憑證被盜用或洩漏的風險。這項政策將分階段實施:2026年縮短至200天、2027年降至100天,最終於2029年縮短為47天。
伴隨這項變革,TLS行動準備時間(即憑證政策宣布與正式施行之間的緩衝期)也正在快速縮短。這意味著各組織能用來規劃、測試與部署自動化的時間越來越少。
短週期憑證將對IT營運帶來巨大的挑戰。若仍倚賴手動管理模式,將面臨八倍頻率的憑證更新壓力,進而提高系統中斷、法規不符與資安漏洞的風險。
問題已非常明確:你的團隊準備好面對這場「憑證更新海嘯」了嗎?如果答案不是一個堅定的「是」,那現在就是該行動的時候了。
面對這波即將到來的憑證更新巨浪,你的團隊準備好了嗎?如果沒有完全就緒的自信,那麼現在正是採取行動的關鍵時刻。
五個實用步驟打造高效憑證管理策略
以下是五個實用步驟,協助打造更高效率、敏捷性與信心的憑證管理策略,為即將到來的47天憑證週期做好準備。
在能夠妥善管理TLS憑證前,必須先搞清楚自己有哪些憑證、它們部署在哪裡。若缺乏清晰的可視性,必然會出現盲點,導致關鍵系統曝露於中斷風險之中。就像捍衛一座缺乏完整地圖的城堡,總會漏掉幾處破口。
首要任務是部署自動化的憑證盤點工具,涵蓋本地伺服器、多雲平台與Kubernetes叢集,並能即時更新憑證清單,清楚顯示每張憑證的部署位置、擁有者、到期日與合規狀態。搭配能依憑證狀態(例如有效中、即將到期、已過期)分類的動態儀表板,更可有效降低突發狀況。
建議行動:部署一套自動化憑證生命週期管理(CLM)系統,以即時維護憑證清冊,防止任何憑證被遺漏,降低突發性中斷風險。
面對47天的憑證有效期,若仍採手動展延,不只沒有效率,更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未來手動展延作業將會像用湯匙在一艘進水的船上往外舀水一樣不切實際。
自動化正是這艘船的救生艇,能為展延流程帶來速度、規模與可靠性。透過ACME協定或API驅動的工作流程,自動簽發、展延與部署憑證,能有效降低人為疏失,並避免因錯過到期日而導致的服務中斷。
建議行動:建立與憑證授權中心(CA)整合的自動展延流程,確保憑證在到期前就完成展延,讓你永遠走在時程前面。
隨著憑證效期縮短,必須有更一致、可擴展的管理流程。否則就像團隊在接力賽中各自決定步伐——最終只會混亂收場。
缺乏協調的流程勢必造成混亂,短效期憑證更需要集中式管理政策,確保團隊間作業協調一致。
制定全球性憑證政策,強制規範效期、展延時程,並預先核准工作流程,以消除作業瓶頸。自動執行這些政策更能確保部門間的合規性,降低手動操作次數。
建議行動:建立一套以政策為核心的工作流程,能自動進行合規檢查並強制執行最佳實務,同時兼顧效期限制與可擴展性。
對DevOps團隊而言,「時效性」至關重要。無論是內部使用的私有TLS憑證,或是公開憑證,都廣泛應用於CI/CD流程、Kubernetes環境與微服務架構中。若無法流暢存取憑證,團隊可能會為了趕時程而採取高風險捷徑,跳過安全機制。
憑證絕不能成為開發流程的瓶頸。透過將憑證管理平台與Jenkins、Kubernetes、Ansible等DevOps工具整合,可在開發流程中自動完成憑證配置與展延,使應用更新持續維持加密與安全,同時不犧牲開發速度。
建議行動:與DevOps團隊合作,透過外掛或API的方式,將憑證管理整合進現有工具鏈,達到安全與效率兼顧。
憑證效期越短,錯誤發生的時間就越短。僅靠定期檢查,已無法因應合規與資安需求。需要的是一套持續監控機制,能如同預警系統般,及早偵測潛在問題,避免災難擴大。
部署具備即時可視性的監控工具,可協助掌握憑證異常,例如錯誤設定或未經授權的使用行為。自動化的稽核報告功能,也有助於滿足產業法規要求,提供完整的合規紀錄。
建議行動:投資部署即時監控系統,能針對即將過期的憑證、偏離政策與潛在安全風險發出警示,讓你持續維持主動掌握。
自動化是因應短效期憑證的關鍵
47天的TLS憑證有效期,不只是政策上的調整,更是對組織流程、工具與反應速度的考驗。再也無法倚賴人工作業,唯有全面導入自動化,才能有效應對。
以下是憑證自動化管理的核心效益:
‧自動盤點:即時掌握本地與雲端憑證分布情況
‧無縫展延:自動簽發與部署,滿足規模化需求。
‧DevOps整合:快速交付的同時,確保憑證安全。
‧主動監控:全面可視性與異常告警,確保合規。
‧加密演算法彈性(Crypto Agility):應對密碼學與憑證信任政策變動時更具彈性
‧CA獨立性:因應憑證信任危機,可快速轉換至其他CA。
只要導入完整的TLS憑證生命週期管理解決方案,就能在維護資安基礎的同時,順利因應效期縮短所帶來的挑戰。
行動刻不容緩,搶在TLS準備期結束前完成轉型
47天的憑證週期,是資安的一大進展,但也對營運穩定度提出更高挑戰。
別等到服務中斷或法規罰款來敲警鐘。立即開始盤點自已的憑證現況。使用CyberArk提供的免費公開TLS憑證盤點工具(https://lp.cyberark.
com/certificates-discovery-scan-registration.html),可快速掌握外部憑證分布情形,預先發現風險、盲點與即將到期的憑證,避免成為營運隱憂。
對台灣企業與政府機關而言,這項全球性政策變動同樣具有重大影響。目前,許多單位仍仰賴手動更新或分散式的憑證管理方式,導致實務上經常發生內部服務因憑證過期而中斷,或是無法即時通過資安稽核等情況。
特別是金融、醫療、電信與半導體等高度依賴資訊安全與穩定營運的產業,若未及早導入自動化機制,不僅增加營運風險,也可能違反台灣相關資安法規(如《個資法》、《資通安全管理法》)與主管機關的資訊合規要求。
建議各單位應主動檢視現行憑證管理流程,評估是否具備因應47天憑證週期所需的自動化能力與即時監控機制,並視情況導入符合國際標準的解決方案,強化資安治理與營運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