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雲 多雲 異質 同質 容器 VM K8S 雲原生 數位經濟

同質環境未必符合企業所需 從應用角度提供標準開發環境

多供應商照樣敏捷開發 打造異質環境一致平台

2019-08-14
雲端的出現改變了許多公司的行為,數位轉型正在驅動企業上雲,然而考量安全性與選擇性,企業通常不會只有單雲的架構。即便已經採用公有雲,企業也不會放棄自建,甚至在公有雲的運用上,至少會評估2家雲服務供應商。換言之,企業的選擇也注定了多雲環境的樣貌。

 

近期市調機構Gartner針對公有雲使用者進行一項調查,有81%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正在與兩家或更多的雲端服務供應商合作,而大多數企業選擇採用多雲策略,主要是為了避免供應商鎖定(Vendor Lock-in),或是為了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這樣的調查結果與台灣紅帽副首席解決方案架構師游政杰的觀察不謀而合,他提到,傳統上企業習慣主導整個資料中心,即使採用主機代管服務,IT基礎架構的資源也是由企業直接掌控。但雲端的出現改變了許多公司的行為,數位轉型正在驅動企業上雲,然而考量安全性與選擇性,企業通常不會只有單雲的架構。即便已經採用公有雲,企業也不會放棄自建,甚至在公有雲的運用上,至少會評估2家雲服務供應商。換言之,企業的選擇也注定了多雲環境的樣貌。

游政杰以應用開發為例進行說明,傳統的瀑布式開發需要很長的開發測試期,隨著業務形態的改變以及5G通訊時代來臨,許多企業正在遭遇創新而破壞了原有的業務模式,過往企業開發一項業務可以運行五年、十年,但如今業務的生命週期可能只剩一年,甚至連一年都不到。企業需要具備更敏捷的開發能力,但是傳統架構無法提供這樣的彈性,硬體設備的使用年限至少會估算五年,需要快速上線時,光是評估、採購就需要花上三至四個月,在服務週期這麼短的情況下,冗長的資源部署很可能讓企業錯過商機。

「使用公有雲的資源顯然會更靈活」,他指出,企業在發展初期可能不太能確定該業務能否長期運行,但同時又需要有環境可以快速刺激市場反應,更重要的是,一旦確定該業務可行,還必須能快速橫向擴充,雲端資源能很快地滿足這些條件,「當食衣住行育樂與無線網路愈來愈密切時,對雲的需求將會愈普遍。」

當然,相較於企業自建,由於公有雲提供的是標準服務,很難因應企業文化中的環境需求進行客製化設計,因此在可控性上會相對弱一些。

而另一方面,在安全性考量之下,企業對於把資料放置到其他資料中心上仍有些疑慮,因此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混合雲架構,企業會把部份應用運行在自家的資料中心,而部份應用則上雲,用來做新構想的嘗試、短期擴充,或是讓服務更貼近用戶。

多元方案滿足需求 

身為企業開放原始碼軟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紅帽專精於協助企業整合新舊IT應用服務、開發雲端原生應用、提供作業系統,並自動保護與管理複雜的作業環境。針對雲端的布局策略,主要聚焦在兩大核心產品,一是提供可靠、高效能的Linux作業系統,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8可支援企業資料中心到多個公有雲的工作負載與作業。而另一項產品則是容器與Kubernetes技術,Red Hat OpenShift 4以廣受信賴的Kubernetes為基礎,能針對生產系統中複雜的容器協調作業重新設計。

另外,在多雲管理方面,紅帽CloudForms能針對異質環境的管理,不管是VMware vSphere與vCenter、Microsoft Hyper-V與SCVMM、Red Hat虛擬平台、OpenShift、OpenStack或是AWS、Azure以及GCP三大公有雲平台,均能在單一操作介面上管理企業法規遵循性與監控資源,獲得一致性的使用體驗與完整的生命週期管理能力。

而隨著愈來愈多的企業擁抱雲端,預計下一版本的CloudForms也會針對雲端與地端的管理功能進行拆分,未來雲端管理的功能將會以SaaS(軟體即服務)形式提供,在紅帽官網中可看到目前提供的服務,包含Red Hat Insights、Red Hat Smart Management以及OpenShift 4叢集,未來也會新增更多的功能協助企業掌握公有雲資源,但地端還是會提供相關的管理工具,並且能透過API與SaaS進行整合。

台灣紅帽副首席解決方案架構師游政杰指出,紅帽希望在異質(Heterogeneous)環境中創造同質(Homogeneous)環境,讓企業應用服務不會受到基礎架構差異而受影響。

Red Hat Insights主要功能是主動識別並修復安全、效能、可用性和穩定性的威脅,當企業從系統端上傳日誌與設定檔案到Insights服務後,Red Hat Insights便能自動分析有無安全漏洞,參數設定是否會影響效能、穩定度或導致服務出現問題,同時也會產出報表,告知問題以及解決方案。企業若是希望更有效率,解決方案還能轉變成行動計畫,透過內建的轉化器變成Ansible自動化腳本,屆時就可以直接執行這個腳本,而不用手動處理。

而Red Hat Smart Management則是整合了Satellite作業系統生命週期管理工具,在雲端上也能享有與地端同樣的軟體功能,另外,OpenShift 4叢集可以提供公有雲的簡單性和自動化,在單一平台中便可以確認安裝於機房、AWS、Azure上不同的OpenShift的狀態與成本分析。

實現容器標準化免受基礎架構影響

游政杰認為,企業走向多雲架構已成必然,因為各家公有雲環境均有所不同,即使是本地採用VMware也在雲端部署VMware on Cloud環境,是否能夠符合企業效益,全然滿足成本考量或控制的要求,仍有待商榷,而這也是紅帽想運用OpenShift容器應用平台異質(Heterogeneous)環境中創造同質(Homogeneous)環境的原因,當企業可以在各種不同的雲中找到共同的服務運作平台時,應用服務便不會受到基礎架構差異的影響,企業要從地端遷移設定檔或容器化的映像檔就會變成是標準而且具有一致性,企業將不需要進行特別的調整。簡單地說,紅帽是站在中立的角色,提供一個任何企業都能在其上創建AP所需環境的平台,在同樣都是OpenShift容器應用平台的基礎之上,應用服務看到的作業環境與容器化環境都會趨於一致。 面對數位轉型挑戰,不少企業正在構建私有雲與公有雲的混合IT環境來實現業務創新,企業需要更高的IT敏捷性以滿足開發人員的需求,而紅帽可以協助企業進行IT基礎架構優化之外,還能提供應用服務流程整合,例如系統與系統之間的整合與API管理,另外也能提供OpenStack可以協助企業建構私有雲。

「愈來愈多的企業希望在混合及多雲架構中開發創新的應用程式,但基於安全性、合規性以及效能等種種考量,使得企業必須選擇在本地的私有雲進行開發與部署,這時,私有雲便成為整合混合雲與多雲的關鍵,」他提到,紅帽也發布了在OpenStack平台上運行OpenShift容器應用平台的參考架構,協助企業快速實現業務價值。「另外,OpenShift容器平台也可以化身為PaaS,協助開發人員透過更自動化、更有效的方式來進行應用程式開發,而透過管理與自動化機制能夠快速反應業務需求,大幅節省溝通成本。」

【專題報導】:新跨雲時代 無縫遷移有解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