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人力、職涯、人力需求、雲端、巨量資料、記憶體內運算、

省錢不敢進修 IT人技能停滯堪憂

2012-12-07
IT不斷地變革,這股趨勢所影響的,不只是軟、硬體基礎架構,甚至還包括了企業對專業人力的需求,以及IT人員在職場上的角色。然而,就在企業與IT人員都在積極打造自我「未來性」的同時,眼前卻也出現不少荊棘與阻礙。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日前公佈了2013年十大影響IT產業的策略性技術與趨勢。其中包括混合式IT技術與雲端運算、個人雲、策略性的巨量資料、以及可行性分析等都將是發展重點。內容也指出,因應社群、行動、雲端、資訊等匯集力量的興起,力量的連結(Nexus of Forces)將成為未來技術平台的基礎。在後PC時代,行動裝置市場的成熟將促使企業開放內部作業平台。

而隨著HTML5功能的增強,行動應用程式亦將從原生應用到網路應用,經歷一個長期的轉換過程。此外,個人雲、企業軟體商店、內部雲服務仲介服務(CSB)、巨量資料及記憶體內運算(IMC)皆將為IT技術帶來轉型的機會,朝向整合式的生態系統發展。

當IT不斷地變革,從鬆散和異質環境朝向更加整合的系統與生態系統,這股趨勢所影響的,不只是軟、硬體基礎架構,甚至還包括了企業對專業人力的需求,以及IT人員在職場上的角色,傳統單純的領域範疇也必須轉向以解決方案的角度來切入,才能解決工作時所面臨的挑戰。

然而,就在企業與IT人員都在積極打造自我「未來性」的同時,眼前卻也出現不少荊棘與阻礙。

經濟不景氣 降低進修意願

資策會資訊技術訓練中心數位教育研究所組長蘇國鈞指出,從資策會長期開辦的IT人才養成班中,明顯就感受到新血投入意願的不足,雖然這類課程並不保證就業,但長期以來媒合率也都達到七、八成,就成果來說相當不錯,但是意願降低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經濟景氣固然是一項關鍵,環境氛圍也造就了人力投入縮減的趨勢。」他分析,經濟不景氣下確實會吸引人們轉行或投資第二專長,以備日後不時之需,但是當經濟不景氣到一定程度時,連自我投資也成為一種奢侈,畢竟投資課程學習也需要一筆不少的預算,當人們開始精算學習經費足以支撐多少月份的開銷時,投資意願相對也就降低。

「現在,如何找到更多的人願意從事這項工作反而成為一項挑戰。」蘇國鈞表示,影響新血投入意願的另一個因素,則是大環境氛圍。「過去高科技產業的美好光環已經脫落,早期人們願意投入IT行業,是因為IT薪資與福利都不錯,但近年來整體氛圍轉向,例如餐飲服務業,不管是薪資還是工時,兩者差距不多,更何況IT行業競爭壓力更大,需要不斷進修,也成為一項阻礙。」

職涯路徑更難抉擇

IT技術轉型,朝向整合式生態系統發展,如何將這些大趨勢的發展對應到生涯規劃,也成為IT人員在職涯規劃上的一項挑戰。恆逸資訊知識產品事業部產品經理王俊城表示,職涯發展乍看起來是個很簡單的選擇題,如果不是以大趨勢或公司未來發展方向為基準,就是從個人興趣與喜好著手,當然,兩者能不衝突最好,若是無法兼顧,就只好做出衡量與抉擇。

「但務實面來看,今日的職涯規劃難度的確要比過往來得高。在傳統環境下,IT人員的目標相當明確,不管是以證照為標的,抑或選擇技術深耕,都是顯而易見且容易確立的。然而,在IT技術發展之外,今日的企業朝向了綜合性需求,由於許多技術都是以提供服務為依歸,需要多項技術共同打造,該如何從中找到正確的路徑反而是個難題,在路徑不明的情況下,IT人員很難抉擇。但即使路徑清楚了,技術門檻也比過往來得高出許多。」

他解釋,假設企業打算提供類似Gmail的郵件服務,這中間需要涉及的技術並不只有伺服器、儲存設備、網路及網頁,像是內部的容錯設定、如何讓使用者就近連線,將服務從A資料中心遷移到B資料中心等等,都需要相關的基礎技術,才能做到這些應用。正由於單一的服務不再只有單一的技術構成,職涯規劃也變得相對複雜。

技能停滯 缺乏適用課程

▲晨宇資訊總經理黃蕙菁觀察,台灣在教育訓練課程上面臨兩項問題,一是沒有太多可選擇的項目,其二是即使投入學習,也不見得符合法規或企業需求。
長期投入在全球教育訓練的晨宇資訊總經理黃蕙菁也分享她的觀察,她提到大陸IT工程師對進修的重視程度已經超越台灣工程師,「在大陸,CCIE的證照就等於CCNA般的普及,除了北京與香港已經有固定考場之外,在上海、成都以及大連也都分別開設移動考場,而且每一場的考試人數都全滿,但反觀台灣這三年來,幾乎都停滯在CCNA中,這其實並不是好的現象,為了刺激台灣工程師的動力,今年也特別在台北設立移動考場。」

另外,她也觀察到,台灣在教育訓練課程上面臨兩項問題,一是沒有太多可選擇的項目,其二是即使投入學習,也不見得符合法規或企業需求。「最近,個資新法上路,許多企業都戰戰兢兢,IT人員對於資安課程的詢問度也提高,像是駭客技術專家認證(CEH,又名駭客殺手)以及資安鑑識調查專家認證(CHFI)的詢問度就很高。」

不過,黃蕙菁也坦承,這兩門課程的教材與台灣剛正式施行的個資法畢竟不相等,在法源以及操作細節上很難符合國內要求,原因便在於CEH與CHFI都是以美國資安相關法律為基礎,在證據力以及採證過程都與國內要求的不同,「由於個資法施行時並不只存在專業技能的問題,就算擁有技術,執行時也小心不要觸犯法律,政府相關單位應該出來主導,告訴企業內的IT人員應該具備哪些課程與技能,才能做到資安防護,同時卻又不致觸犯個資法,否則IT人員就只能屈就現有的課程內容學習,但其結果成效可能不符合預期。」

她強調,在資安法規遵循領域上,保險的作法還是先瞭解法規條文精神,再來找出符合需求的技能與方向,才是比較妥善的作法。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