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co證照炙手可熱 業者引進高階教育訓練服務

1900-01-01
在全球的網路產業中,思科(Cisco)堪稱執業界牛耳,其教育訓練課程及證照也被視為網路相關領域的金字招牌,從最基礎的入門級到頂級認證一應俱全,幾乎是所有專業網管人士的首選。由於內容鎖定最新技術與實務應用,並持續更新其測試工具與方法,以確保絕佳的認證品質、產業關連性與價值,因此無論衡量廠商服務能力、專業人力招募選才或提昇個人技術,思科的教育訓練及相關認證都是最具公信力的指標。

絕大多數培訓網路技術人員的教育訓練機構,都會開設思科相關的課程。不過,雖然世界各地有幾千家教育機構開設思科教育訓練課程,自從2004年思科啟動教育夥伴計劃(Learning Partners Program)之後,對於高級認證培訓夥伴的授權考核極為嚴謹,事實上能獲得原廠認可的機構數量卻相當有限。

晨宇資訊總經理黃蕙菁表示,以往思科原廠認可的教育訓練機構一律叫做「授權訓練中心」,運作方式就是向思科購買教材套組,並由持有原廠認證合格的講師授課,同時思科也會檢視訓練中心的設備環境等是否合格。當時思科對於教育訓練機構的評估,雖然每年都會重新審視是否持續授權,但最主要就是看賣了多少套Training Kit教材。

亞洲只有三家CLSP

到了現行的Learning Partners Program制度下,思科對教育訓練夥伴的管理就比較類似經銷通路的模式,也是採取核發授權許可證。目前思科的教育訓練合作夥伴可分為二種等級,分別是最高層級的CLSP(Cisco Learning Solution Partner)以及次一級的CLP(Cisco Learning Partner),各地區的教育訓練夥伴依其等級,必須分別達成標準以上的量化考核條件要求,例如人員講師素質(持有證照)、平均課後滿意度、環境設備、服務能力等,才能獲得思科的授權許可,並且必須持續接受稽核,以確保教育訓練服務的水準。

黃蕙菁表示,自2007年11月2日起,晨宇資訊已正式成為CLSP等級培訓合作夥伴,相當於是思科在亞洲區的最高級教育訓練總代理的地位。這代表此後晨宇資訊將可提供全亞洲區各證照培訓機構(SO,Sponsored Organizations)及合作夥伴,即時取得思科唯一授權的最新認證課程。所謂的SO教育訓練機構,與CLP都類似第二級的經銷,但SO由思科認可的CLSP教育訓練合作夥伴進行輔導、稽核並提供原廠課程教材,而非直接由思科進行管理。

為了拿下這份思科在大中華區的第一張CLSP證書,晨宇科技花了兩年的時間做準備,從市場需求的調查、課程分析及規劃、添購軟硬體設施、建置服務能力及流程、提交營運計劃書,同時參與近兩年思科的Partner Enablement計劃,在大陸12個城市、香港及台北協助訓練了一千多位經銷商技術人員,範圍涵蓋垂直產業別的解決方案以及新產品的技術應用等,成果相當受到思科的肯定。終於思科派來第三方的獨立稽核員進行最後的資格總確認,整整花了兩天的時間,照著厚厚一大本稽核項目逐一檢覈,總算確認了晨宇資訊在證照訓練方面符合思科對課程完整規劃、師資陣容要求的最高標準。

黃蕙菁指出,思科會針對CLSP的各方面教育訓練服務能力進行稽核,包括:開發規劃課程及教材、課後滿意度調查、網站、線上註冊報名、電子商務運作、專門化特色、訓練需求分析服務、承辦認證考試、課前課後評估、講師線上指導、實驗室、虛擬或模擬教室、整合線上學習、個人學程軌跡記錄、E-learning顧問服務等,確保能夠確實提供上述的教育訓練服務。

由於考核嚴謹,因此真正能獲得原廠授權的教育機構數量就相對不多。她以思科教育訓練體系中最高等級的CLSP培訓合作夥伴為例,目前全球僅有34家,其中總部在亞洲地區的更只有TP及GKN(都位於新加坡)以及晨宇資訊。晨宇資訊同時也是大中國區唯一的CLSP。黃蕙菁指出,即使第二級的CLP數量也不多,目前在台灣只有恆毅資訊及TP台灣分公司兩家。

講師考核嚴謹

取得CLSP資格之後,黃蕙菁表示,在思科認證培訓方面,今年晨宇資訊打算在兩岸三地的華文地區簽約建立20家授權教育中心(SO),現已達成11家,但在台灣地區目前僅有奇科電腦教育中心取得SO的資格。她指出,奇科電腦在師資水準、課程執行及設備環境等方面,原本就具有不錯的水準,因此順利成為SO,如果一年後成效良好,可望進一步申請取得CLP資格。

黃蕙菁強調,思科原廠授權的教育訓練中心,除了享有最即時正確的課程內容,並具有設施及服務品質的保證,更重要的是,SO的講師必須通過CLSP的嚴謹考核以取得CCSI(Cisco Certified Systems Instructor)原廠認證講師資格,因此從簡報技巧、教學方式、理論基礎到上機實作都具有更高的水準,這是坊間良窳不齊的師資難以比擬的。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