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Palo Alto Networks舉辦「多雲智能防禦 雲端安全高峰會」,以「無時無刻 數位安全」為主題,會議內容涵蓋主題演講、專家小組討論、分組會議,聚焦在網路安全挑戰、雲端交付的安全服務,以及掌握全球數位轉型的資安趨勢。
2019-04-01
有鑑於近年駭客常藉由電子郵件執行勒索軟體、社交攻擊、APT攻擊、惡意程式、廣告垃圾信件等,以入侵政府機關單位,眾至資訊(ShareTech)自主研發、在台推出進階SandStorm惡意程式過濾機制。
2019-03-31
看準「萬物儲存(SoEver,Storage of Everything)」趨勢,群暉科技Synology鎖定亞太市場,致力結合在地合作通路與解決方案夥伴建立生態系統,搶攻中小企業數位轉型商機。
各企業單位看待雲服務應用,往往由於地區因素或功能需求不同,導致企業內部存在多種雲平台環境。IDC報告指出,到2020年,超過90%的企業將採用多雲服務進行新產品及新事業發展,以達到數位轉型的階段性目標。
2019-03-29
LINE舉辦「LINE CONVERGE 2019 春季記者會」,公佈2019年LINE將推出「LINE謠言查證」官方帳號、LINE SPOT商家資訊、LINE MUSIC音樂串流服務、一站式派樣行銷的「LINE樂兌」等全新服務。
Google宣布「智慧台灣計劃」將持續朝經濟、生態系、人才三大面向邁進,添增更多為台灣帶來實質幫助的行動和產品服務。
2019-03-27
台灣微軟與中華電信、遠傳電信、台灣大哥大及是方電訊四大在地電信業者,共同宣布推出在地化Azure ExpressRoute服務,企業只要申請電信業者的專屬私網連線,即可高速且穩定的連結到全球54個地區的Azure雲端資料中心!不僅可減少約30%至50%的國際專線連線費用,申請頻寬越高優惠越多,更可嘉惠台灣企業藉由Azure提供的混合雲、BCDR異地備援、HPC高速運算及SAP on Azure等雲端服務,加速企業的創新與轉型。
2019-03-26
Red Hat OpenStack Platform與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支援行動網路創新業者, 使用開放式混合雲技術建置核心至邊緣網路。
自2013年以來,鼎新電腦攜手企業界夥伴趨向最新產業趨勢與管理議題,特別於每年春季舉行「企業高峰年會」及相關研討會論壇,除搭建起商務菁英交流平台外,來自製造、流通各行業嘉賓對談所激盪出的知識觀點、資訊應用價值分享亦成為本會舉辦的重大產業意義所在。
2019-03-20
近年來各國關鍵基礎設施遭遇駭客攻擊事件頻傳,趨勢科技針對工業設施、關鍵基礎建設可能面臨的風險進行了系列深入研究,同時對於無線電安全於工業中的應用,也發表了前瞻性的觀察。
新一代多核防火牆HiGuard X,滿足50人以下網際網路上工作的自營人士或中小企業Gigabit骨幹網路配置需求,採用64位元Intel雙核處理器,無風扇熱傳導散熱設計,省去風扇耗電量與雜音干擾問題。
近期公有雲服務中斷事件時有所聞,如何降低外部因素導致的資料管理風險,進一步掌握內部資源,成為企業 IT 管理人員須審慎思考的重要課題。
2019-03-18
2019-03-13
GenAI應用著重生產力 電力需求常意外成門檻
跨機關合作應對攻擊 持續強化醫院資安防線
台灣企業資安成熟度揭曉 統計報告反映曝顯現況
公私協力啟動防詐實驗室 強化金融資安韌性
Palo Alto Networks 收購新創 AI 安全公司 Protect AI
主動防禦應用程式安全
Palo Alto Networks 升級 SASE 打造現代職場防護網
企業導入電子簽章 必知風險與防範對策
F5研究:在信任、安全與 AI 取代工作方面企業仍存疑
微軟《2025 工作趨勢指數》報告:揭示 AI 前瞻企業興起
建置高可用性iSCSI儲存設備(中)
Citadel協同合作系統 企業級基本功能一應俱全
針對UNIX及其相容系統所設計 開放源碼界防毒天王—ClamAV
NEITHNET 全套式防禦 缺資安人力也能完美駕馭
檔案嵌入浮水印防變造 萃取比對原件辨真偽
強化實體與環境安全
K8s深度整合vSphere VMware Tanzu全新出擊
裸機安裝EMC ScaleIO 簡單享用軟體定義儲存
記錄惡意網路封包資訊 實作Snort+BASE網頁型入侵偵測系統
LINE CONVERGE 2019 宣示持續耕耘台灣市場擴大社會參與
第232期
2025年5月
GAI在智慧製造的應用機會與趨勢 — 工業技術研究院業務發展處副處長吳志平
電網互動式UPS助力智慧製造之轉型方案 — Eaton
SASE 原生企業瀏覽器,全方位保護跨裝置資訊安全 — Palo Alto Networks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