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高授權費與平台綁定問題浮現 多雲混合變身部署主流

從平台移轉至AI整合 虛擬化成IT創新轉型動能

2025-09-25
面對虛擬化平台供應商策略的轉變和AI技術的茁壯發展,許多企業開始重新思考虛擬化的策略。「Red Hat 2025虛擬化現狀報告」針對美國、英國與亞太地區的1,010名IT決策者和虛擬化從業人員進行調查,揭示當前企業在部署虛擬化技術時常見的挑戰與關鍵考量。

二十多年來,儘管科技持續演進,虛擬化技術仍是企業IT環境的核心基礎。如今,面對虛擬化平台供應商策略的轉變和AI技術的茁壯發展,許多企業開始重新思考虛擬化的策略。

「Red Hat 2025虛擬化現狀報告」針對美國、英國與亞太地區的1,010名IT決策者和虛擬化從業人員進行調查,揭示當前企業在部署虛擬化技術時常見的挑戰與關鍵考量。本文希望可為正在評估或已導入虛擬化技術並思索未來平台走向的企業,提供具參考價值的洞察與指引。

混合與多雲架構成為企業虛擬化的主流部署模式

為了維持競爭優勢,多數企業選擇在混合雲與多雲環境中部署虛擬化工作負載,以提升彈性與效率,也反映出企業普遍採用多元IT架構與環境,藉由多雲部署達成更靈活的管理與協作。

根據報告,72%的企業已在多雲環境中運行工作負載,且有高達85%的企業正採用混合雲模型,顯示多數企業傾向透過混合雲解決方案應對虛擬化部署環境多樣化的需求(圖1)。此外,71%的企業已虛擬化過半數的IT架構,包含伺服器、儲存、GPU等,打造出更靈活且具營運韌性的系統(圖2)。

圖1  受訪企業當前使用的雲端架構。
圖2  71%的企業已虛擬化過半數的IT架構。

傳統平台限制浮現,企業重新思考虛擬化策略

隨著供應商訂閱模式改變、授權費用提升以及管理複雜度增加,傳統虛擬化平台的挑戰逐漸浮現。調查指出,授權成本(31%)與管理複雜度(31%)是企業最主要的痛點,這些背後往往牽涉供應商綁定與營運成本無法預測等問題。因此,越來越多企業開始重新評估虛擬化平台選擇以應對種種挑戰。

其中,逾七成的企業表示未來三年內有意移轉至不同的虛擬機管理平台。43%的企業表示「非常/極有可能」更換平台,33%的企業表示「有可能」更換平台(圖3),可見企業正迫切希望虛擬化解決方案能更符合其管理目標與成本設定。

圖3  逾七成的企業計畫在未來三年內移轉至不同的虛擬機管理。

虛擬化是未來創新的關鍵,善用AI加值服務、提升使用者體驗

隨著業務持續成長,企業在部署大量且複雜應用程式上的需求也日益提升,加上近年AI技術快速發展,更凸顯出企業對於高靈活性、可擴展性與效率的需求,以因應多樣化的工作負載。

本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的受訪企業皆表示虛擬化為生產力與創新的關鍵因素:90%的企業認為虛擬化有助於快速回應技術變化;89%認同虛擬化、容器和自動化的組合能加快開發週期;88%則認同虛擬化是現代基礎架構的關鍵(圖4)。隨著混合雲與多雲環境中虛擬化持續推進,以及基於容器的工作負載不斷擴展,多數企業將虛擬化視為未來邁向創新的關鍵。

圖4  九成的受訪企業表示虛擬化為生產力與創新的關鍵因素。

企業也正在探索如何運用AI優化業務、加值服務。調查顯示,目前企業在虛擬化管理中使用生成式AI的主要應用情境包括:54%用於協助IT團隊進行故障排除與補救、50%運用基礎架構的資料產出報告與洞察、49%增強預測分析以實現工作負載優化與48%自動化系統配置與部署(圖5)。可預期的是,生成式AI將成為推動虛擬化管理轉型的關鍵動能。

圖5  企業如何在虛擬化管理中使用或探索GenAI。

虛擬化平台格局重塑,平台共存成解決方案

放眼台灣市場,在虛擬化與市場平台新一輪的調整中,我們觀察到IT部門普遍面臨三項挑戰:

1. 如同雲端基礎架構,虛擬化平台亦是支撐IT營運的核心底層架構,企業必須考量將所有系統集中運行於單一虛擬化平台的風險。

2. 企業期望透過替換虛擬化平台以分散風險,「既有系統的移轉便利性」以及「新平台的技術支援能力」便成為IT部門決策的重要評估標準。

3. AI時代來臨,企業在進行基礎架構投資時,應關注平台是否能為AI時代賦能,而非單純尋求既有虛擬化平台的替代方案。

基於上述挑戰,Red Hat提供三點建議,協助企業制定更具前瞻性的虛擬化策略:

1. 移轉重點目標應優先評估新系統及其周邊系統的相容性,而非追求全面替換既有系統。

2. 虛擬化平台應用多為長期穩定服務,建議企業在移轉前先驗證虛擬機移轉的可行性,同時與平台供應商建立良好且穩定的技術支援轉換管道。

3. 虛擬化平台為營運基礎架構,應將平台未來是否足以穩定支撐AI應用以及資料處理等需求納入考量。

透過上述三項挑戰及三點建議,企業IT可依據自身的短、中、長期策略,擬定虛擬化平台的方案選擇及移轉策略。從中長期發展而言,建議企業內部可考量「異質屬性的虛擬化平台共存」策略,作為滿足企業兼顧穩定及成長兩個目標的最佳選擇。

<本文作者:孫翊軒現為Red Hat資深解決方案架構師>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