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分層儲存 HDD WesternDigital 高容量硬碟 資料生命週期

工作負載並非全為即時運算 分層儲存成為關鍵策略

AI運算巨量資料何處去 高容量HDD仍是儲存正解

2025-11-05
人工智慧正快速從技術測試階段走向核心應用,推動各國重新檢視基礎設施建設優先順序,並相繼將AI納入國家數位政策藍圖。硬碟(HDD)則在AI基礎架構中扮演關鍵角色,作為長期、大容量儲存的重要支柱,與高效能、低延遲的固態硬碟(SSD)相輔相成。

在亞太地區,人工智慧(AI)正快速從技術測試階段走向核心應用,推動各國重新檢視基礎設施建設優先順序,並相繼將AI納入國家數位政策藍圖。台灣亦積極把握這股浪潮,數位發展部已提出五大關鍵策略,涵蓋算力、資料、人才、行銷與資金,期望打造具競爭力的AI生態環境,為未來科技創新與經濟成長奠定堅實基礎(https://moda.gov.tw/press/press-releases/15428)。

為因應日新月異的區域發展趨勢,各組織正積極建構AI所需的運算與效能基礎設施。然而,隨著企業擴展其AI發展布局,一項容易被忽略但日益重要的挑戰浮現:如何有效儲存AI所需要、消耗與創造的大量資料。

大眾針對AI與資料的討論主要集中在GPU與快閃記憶體的效能,但較少關注資料的來源與最終的歸宿。從訓練資料集、模型檢查點到推論日誌與遙測資料,AI應用會生成熱(Hot Data)、溫(Warm Data)、冷(Cold Data)等不同類型的資料,因而需要根據各自不同的效能與容量需求來量身打造儲存解決方案。硬碟(HDD)則在AI基礎架構中扮演關鍵角色,作為長期、大容量儲存的重要支柱,與高效能、低延遲的固態硬碟(SSD)相輔相成。

AI工作負載並非全是即時運算

隨著科技巨擘持續在亞洲擴展AI應用能力,AI在整個資料生命週期中消耗並產生大量資料,使資料儲存需求不斷攀升。這些資料量往往高達PB(Petabyte)等級,驅動著AI模型提供即時、精準且大規模的決策所需的資料智慧。資料愈多,AI生成的成果愈佳。整個過程涵蓋資料準備與擷取、模型訓練、推論與提示、推論引擎到新內容生成,使AI高度依賴具備不同特性與功能的儲存解決方案。

效能表現固然重要,但容量、可靠性與擴充性同樣關鍵。許多資料呈現「一次寫入、多次讀取」模式,或在訓練與遙測記錄等特定階段需要高密集寫入,這些資料通常會因為合規需要、模型再訓練、快照擷取與未來稽核等不同需求,需要長期保存,但並非所有資料都需要高效能的快閃記憶體儲存。實際上,具前瞻性的AI平台須擁有結合高速與高效益的儲存配置。

超大規模雲端服務供應商高度依賴HDD

高容量、具成本效益的HDD解決方案為現今大數據環境與資料湖的基石,用於儲存訓練AI模型所需的龐大資料集,包含原始檔案、影音內容、物件儲存、系統日誌、詮釋資料與備份等。因此,每個AI應用都需要智慧化、可擴充且經濟實惠的容量支撐,而這正是HDD持續展現優勢的領域。

經濟效益

在建構AI儲存環境時,每TB成本是企業關鍵考量指標,企業需要優化預算配置並善用資源。由於大部分AI資料屬於溫或冷資料,使高容量HDD成為成本效益高且可擴展的理想儲存方案選擇。根據Western Digital研究,HDD在高容量環境下的每TB成本相較快閃儲存低六倍。HDD架構持續創新,使其能夠提供更高的儲存成本效益,隨著HDD容量增加,可推動總擁有成本(TCO)下降。

效能表現

明確的性價比指標是影響儲存解決方案選擇的關鍵——要挑選最適合工作負載的解決方案。HDD持續在AI資料生命週期多種工作負載中持續展現穩健效能,在成本效益與能力間取得平衡。各企業組織可按照實際需求調整所需儲存效能,避免為過剩容量支付多餘費用,降低TCO。供應商如Western Digital提供了兼備高效能及成本效益的儲存解決方案,協助客戶打造最適合的儲存組合。

技術創新

HDD技術持續演進,提供更高容量、效能與價值。技術創新包括能源輔助磁記錄(eAMR)、疊瓦式磁記錄(SMR)等創新,以及透過氦氣封裝,讓3.5吋硬碟可容納多達11片碟片,種種技術均有助提升儲存密度、效能表現與能源效率。未來,熱輔助磁記錄(HAMR)的廣泛應用更將帶動HDD容量再創新高。

儲存非二選一,而是分層共進

AI應用的儲存需求龐大而多樣,HDD一直是長期、大規模儲存的骨幹,協助組織以最有效、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滿足不斷增長的高容量需求。今日的HDD解決方案並非「傳統技術」,而是資料基礎架構中,不斷進化的核心引擎,肩負起支撐AI工作負載日益成長的任務。無論當今或未來,HDD將持續成為推動數位發展的隱形支柱。

<本文作者:Stefan Mandl現為Western Digital亞太地區和日本行銷銷售副總裁>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