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C 5G VR 自駕車 智慧醫療 智慧建築

5G應用起飛 安全標準存在必要性

2019-08-19
行動通訊技術約以10年為一個演進週期,5G的正式名稱為「IMT-2020」,顧名思義5G可望在2020年正式問世。在台灣,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也於日前公布5G釋照時程,意味台灣5G也朝2020年商用時程邁進。

5G 商轉的意義,不只代表頻寬、速度、超低延遲的躍進,更讓很多喊了許久的技術如VR、自駕車、智慧醫療、智慧建築…等有所突破而實現。究竟5G會對產業應用帶來什麼影響?應用場域如何跟得上5G浪潮?UL(優力國際安全認證)進行解析。

5G技術是來自於需求的推動。制定通訊標準的3GPP針對未來的行動通訊網路需求與科技應用趨勢進行分析,規畫出5G技術的主要發展輪廓,包括增強型行動寬頻(eMBB, 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巨量物聯通訊(mMTC, 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以及超可靠與超低延遲通訊(URLLC, 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寬頻相較之下不是新東西,每一個行動通訊的世代一如既往把頻寬與容量向上推升一級,所以5G的網路比4G快,就如同4G比3G快一樣。但巨量的連結與超低延遲的需求就完全展現了來自科技的驅動力,過去1G到4G從未想過的延遲,在新科技應用下就成了必須改善的問題;巨量物聯通訊更是十年前沒人想到的事。

頻寬的需求來自於傳輸使用習慣的改變,全球的行動通訊資料量在2023年將達到每月107EB,其中影音內容將達到73%;巨量物聯通訊則是IoT聯網裝置潛力的驅動,據市場報告推估,聯網裝置用戶數到2023年將達三百億,這都要網路頻寬、速度的升級來支援。

此外,4G的延遲水準完全無法應付創新科技的應用,像是醫療領域的即時醫療照護、遠端手術與觸覺感知治療;在自駕車上的前車防撞、超車、隊列同步行駛;在工業4.0的製程控制、自動化、工業機器人協作…等。5G的超低延時特性,才能讓許多科技應用落地發展。

各種創新技術的低延遲要求與4G的延遲水準。

5G加速明日科技 UL投入把關

UL首席工程師江志翔指出,5G可視為科技創新的『載具』或『加速器』,撇除高速傳輸與規格外,更重要的是必須關注在應用層面的發展。」以智慧建築為例,當5G真正落實到生活中,建築的智慧化是必然的趨勢,而能源、維運、舒適、效率、安全這五個面向,將深深影響使用者與房屋價值。2019年2月,UL與美國通訊產業協會(TIA)宣布共同開發與推展智慧建築標準,提前為智慧建築制定各項測試標準。

此外,針對通訊技術,UL早已深耕5G相關測試與標準的制定,積極參與3GPP的無線通訊標準制定,同時也是PTCRB與GCF等委員會的資深會員,針對5G生態系統的各環節包括政策與標準架構、功能與性能要求、合規一致性測試、電信業者允收測試等已做好準備。隨著5G開展,也會陸續推出相應的檢測服務。

江志翔提醒,「5G將帶來智慧科技,但也讓人們的生活暴露在各式的安全隱憂中。」從各種案例如因違反生物特徵辨識資訊隱私法的Sony 機器狗Aibo、特斯拉自駕事故、波音737MAX的飛安危機…等,不論是逐漸被智慧化侵蝕的隱私權、演算法疏失、商業考量凌駕飛航安全,皆起因於智慧科技發展失速下的安全問題。

江志翔補充,安全測試是持續進行的,不論是在實驗室環境或是現實生活中。」如同車輛的安全性撞擊測試,測試車輛中使用的是假人、而非活生生的人;實驗室的環境是安全的測試場域,倘若所有創新都能夠在安全無害的測試環境中被適當地測試、把所有可能的危險因子透過科學的方法檢出、反覆確認危險因子被確實排除,車輛始得上路,也許遺憾得以降低。

UL持續希望凝聚產官學及其他利害關係者,將正確、適當、被證明有效的安全方法,透過共識決訂定產業標準,讓領先的創新企業有更多機會在安全的實驗室環境向外界證明其創新安全無虞。

UL 4600無人裝置安全標準是其中一例,UL與MITRE、ECR合作UL4600無人裝置安全標準,為無人裝置建立安全標準框架,以產品安全自述的創新方法,期望讓製造商更謹慎與完善的考量產品安全問題。此外,UL也積極與產官學界合作,研發創新產品標準,包括UL 3300服務型機器人標準、智慧建築標準、AR/VR/MR空間計算安全標準,未來更規畫AI人工智慧與ML機器學習等相關標準,讓安全不再是選配。江志翔強調「失速的創新可以在安全的實驗室環境發生,而不在真實生活裡上演。」

UL安全專題講座 - 5G 新時代  應用場景如何躍上順風車。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