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伺服器 Edge Server 邊緣運算 Edge Computing

不同營運模式各有適用伺服器類型

對應四大情境 邊緣伺服器看俏

2019-11-01
現今有四大邊霧運算營運模式與情境,包含獨立與半封閉型服務、有賴次系統協作服務、關鍵決策在雲的服務以及偏遠與特殊應用服務,而這四種情境對應的是不同邊緣伺服器類型。

根據MarketsandMarkets調查,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市場正不斷增長,預估到了2024年可望上看至90億美元。推動市場增長的原因,除了產業應用需求之外,使用者更加期待即時回應,也促使企業對於低延遲的需求增加,進而帶動自動化決策解決方案的需求不斷增長,而且企業也需要藉由邊緣運算來克服指數級增長的資料量與網路流量。

因此,愈來愈多的供應商開始研發邊緣伺服器(Edge Server)推進市場,不只是超融合基礎架構(HCI)可應用在邊緣端,2019年Computex展會中,緯穎也基於諾基亞主導的OCP OpenEDGE規格,展出5G邊緣運算平台—Edge Platform 100(EP100),以靈活、高效的設計,滿足5G時代的多元應用對低延遲、巨量資料處理的不同邊緣運算需求。另外,泰安(TYAN)也在今年第三季推出邊緣伺服器新品—TYAN GX38B5550。這是一款1U高度,搭載Intel Xeon E-2100處理器的單路伺服器,記憶體可支援到64GB,在15吋深的機箱可內置2個3.5吋SATA硬碟,專為物聯網應用設計。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兼專案經理施柏榮指出,現今有四大邊霧運算營運模式與情境,包含獨立與半封閉型服務、有賴次系統協作服務、關鍵決策在雲的服務以及偏遠與特殊應用服務,而這四種情境對應的是不同邊緣伺服器類型。

舉例而言,獨立與半封閉型服務主要是超融合基礎架構(HCI)在邊緣運算的應用,其特性是有較高的效能與資安需求,很少仰賴雲端,典型的應用例子是AOI自動光學檢測,因為需要較高的運算力,HCI較合適。而次系統之間的整合應用,主要是針對跨不同的系統但資料互轉的應用情境,就邊緣運算伺服器來看,規格相對簡單,可能是1U或2U伺服器,其特性是涉及多個次系統,彼此協作為運作關鍵,例如零售業的物流或物料銷售系統。部份廠商正在部署這一類型的伺服器,並且運用區塊鏈來進行資料交換,換言之,每一台伺服器都可被視為是一個區塊(Block),區塊與區塊之間會彼此互傳。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兼專案經理施柏榮觀察,邊霧運算有四大營運模式與情境,包含獨立與半封閉型服務、有賴次系統協作服務、關鍵決策在雲的服務以及偏遠與特殊應用服務。

另外,關鍵決策在雲的服務應用則較仰賴雲端進行協調,而且終端裝置的同質性高,例如風機、智慧電網等應用,並不需要太大的運算能力,只需要有簡單的資料存放功能即可,AWS Snowball Edge比較趨近這類型的應用,但這個情境下的邊緣伺服器因為功能與閘道器相當接近,因此在市場上較難取得優勢。

「至於偏遠與特殊應用服務,目前市場較典型的案例是大猩猩科技與技嘉的合作,大猩猩科技主要是以影像分析與內容管理為核心,前端資料來源可能是攝影機或是車輛的震動器,而技嘉則設計一款專用的邊緣伺服器,將從不同設備上傳的資料進行融合與匯整。」他說明,其實台灣已有不少供應商可以同時提供上述四種不同應用的邊緣伺服器,未來5G發展下,製造業、醫療業以及智慧城市的監控應用,預估需求應會提升,值得後續觀察。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