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 NFT 比特幣 金融服務 數位轉型 食品溯源 虛擬資產 供應鏈追蹤 NBA 資產管理

自主造鏈不如結盟創新 追隨主流規格開發差異化應用

金控接軌國際策略成功 引進區塊鏈率先商轉

2021-11-01
愈是數位化的環境,愈需要一個信任機制,而區塊鏈正擔任這樣的角色。但平心而論,企業區塊鏈應用仍有不少瓶頸有待克服,例如平台建置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而且區塊鏈很複雜,底層基礎架構迭代太快,每一次都是大改版,中小企業不管是在技術或是人力層面上都難以跟進。

 

數位創新的浪潮正在改變產業樣貌,區塊鏈也成為金融服務業積極運用的技術工具之一,從貿易融資、清算與結算、支付與貸款到KYC與詐欺,許多應用早已在國際間落地。而在國內,中國信託自2016年起便已積極佈局投入區塊鏈技術,啟動「中國信託區塊鏈實驗室」,短短幾年已陸續推出許多落地案例,2019年更成功進入商轉應用。

中信銀行數位金融處創新研發部部長李約分析,中國信託能夠成功商轉區塊鏈的關鍵就在於投入初期即選擇與國際接軌,而非汲汲於發展自己的「鏈」。他坦言,相較於新加坡、中國在企業區塊鏈領域上已累積諸多落地應用案例,台灣面臨著先天國際處境弱勢障礙,「台灣在國際供應鏈扮演的角色雖關鍵,卻未必是優勢。畢竟區塊鏈應用的關鍵是如何去說服所有的人平起平坐,愈分散、愈平等,區塊鏈的成效才會越強大,然而即便在台灣企業在全球供應鏈上游位居要角,也很難說服下游客戶跟隨採用相同的區塊鏈技術,特別是面對如Apple這類的終端廠商,難度更高。」

李約舉例,沃爾瑪(Walmart)創建的區塊鏈食品溯源系統是一個很典型的案例,Walmart希望所有的供應商都能參與,將資料上鏈。這項應用之所以能夠落地,正是因為Walmart具備了最後終端出海口的能量,但國內企業除非能具備如此等級的能量,否則很難加以說服。「台灣更適合的作法是遵循別人既有的規格,並且做出差異化。這點與以色列相當接近,以色列已發展出許多區塊鏈資安公司或是錢包公司,由於意識到不可能發展出大規模的應用,因此選擇提供關鍵的資安模組來發展或是配合別人的鏈來提供其中的資安模組,這種模式對台灣企業而言也相當適合。」

支援多方平台做出差異化價值

選擇一開始便與國際接軌,中國信託在2016年正式加入國際R3聯盟,學習如何與銀行對接、聯盟成立訣竅以及數位治理架構與運行,累積許多經驗,並且將這些經驗帶回國內,而後鎖定在供應鏈以及健康領域持續投入開發,例如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服務Menes,便是運用區塊鏈技術,讓企業供應商急需營運資金時,可即時數位傳輸、線上簽證,毋須提供紙本貿易單據,更有效率取得資金。而中信金控旗下台灣人壽與高雄榮民總醫院合作的「eClaim理賠區塊鏈」平台,也是基於區塊鏈強化跨業資訊交換的信任度所提供的醫療全險種數位理賠服務。

除了將研究成果對內應用到銀行、保險以及證券等單位之外,中國信託也對外協助既有客戶運用區塊鏈創新營運,例如Shaman區塊鏈付款確認服務已導入到KKBOX旗下科科農場(KKFARM)的Soundscape音樂版權發行平台、搜客(Soocker)網紅導購電商平台。而「iRHUB新零售聯盟鏈」則由網訊電通、新竹物流、資策會與中國信託共同成立跨物流、資訊流與金流整合的電商平台,提供中小品牌商一站式電商運營服務。此外,中國信託也攜手正崴集團旗下富威電力公司,打造區塊鏈綠電交易平台,提供購電客戶一站式的綠能交易服務。

一路走來,中國信託不只運用到R3聯盟的Corda技術方案,也支援以太坊(Ethereum)、Hyperledger、Bitmark等區塊鏈平台,李約指出,區塊鏈技術發展至今,隱約已發展出三大比較主流的應用平台,包含以太坊、Hyperledger Fabric以及由R3開發維護的Corda,「一開始中國信託選擇採用R3聯盟的Corda,而後加入Hyperledger Fabric,後來因為客戶使用Ethereum,因此中國信託也開始支援。」而隨著這三大應用平台愈來愈穩定,愈來愈多企業採用,去年底開始明顯出現網路效應(Network Effect),底層基礎架構的主流趨勢已經隱隱浮現。

他提到,在此趨勢下,企業可以選擇一個比較可行的平台技術,進行落地應用並且從中做出功能面的差異化。亦即,企業不應該投入於改動Hyperledger Fabric的程式碼,而是應該思考如何在其基礎上開發出好的功能型應用程式。「以中國信託為例,為了提供更多元的國際貿易服務及貿易融資解決方案,中國信託推出貿易融資信用狀區塊鏈,底層的康拓(Contour)平台是由幾家國際銀行共同建立,這是一個國際互通的平台,可協助做到資料的相互串接,但是台灣企業可能還會需要呈現更多的資訊或是單據的一致化,而這個部份就可以由中國信託與其他數位區塊鏈公司來提供加值服務。」

抛開舊思維先加入聯盟

愈是數位化的環境,就愈需要一個信任機制,而區塊鏈正擔任這樣的角色。但平心而論,企業區塊鏈應用仍有不少瓶頸待克服,例如區塊鏈平台建置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而且區塊鏈很複雜,底層基礎架構迭代太快,每一次都是大改版,中小企業不管是在技術或是人力層面上都難以跟進。

「這也是為何在推展初期只有大型企業採用區塊鏈的原因,然而若想要展現區塊鏈的真正價值,勢必需要拓展到中小企業,甚至是小型企業。所幸,現在整個業界包含資服業都在想辦法降低擁有區塊鏈節點的難度,」李約提到,現在的技術門檻還是太高,雖然已經想辦法愈來愈簡化,但還沒有到理想的目標,不過大方向正在朝這個趨勢發展中。

身為區塊鏈的使用者,也是區塊鏈的供應商,李約從中國信託的經驗中發現,區塊鏈世界其實很有趣,使用者與供應商的角色有時很難區分,他舉例,如KKBOX旗下科科農場(KKFARM)的Soundscape音樂版權發行平台,一開始只是想採用區塊鏈作版權交易,導入Shaman區塊鏈付款確認服務主要是為了解決版權交易中所遇到的問題,但是導入後,KKFARM發現自己也變成了供應商,因為必須將這套模式往後端推展給藝術家與唱片公司,「由於區塊鏈還在拓展階段,很多企業都是當使用者沒多久就也變成了供應商。」

中信銀行數位金融處創新研發部部長李約分析,中國信託能夠成功商轉區塊鏈的關鍵就於投入初期即選擇與國際接軌,而非汲汲於發展自己的「鏈」。

不過,李約也建議企業不妨多多加入聯盟,「 許多企業都以為要先想到一個應用然後再來尋求區塊鏈團隊,其實這已是舊思維,」因為區塊鏈不是企業說了算,比較好的作法是先加入聯盟,結交一群具有共同想法以及理念的人,再經過討論與收斂後,再來思考技術供應商,在過程中,聯盟甚至能把一些技術問題先行解決。但如果是像供應鏈或是健康產業這類在國際已經有完整商業模式的應用,企業只須考量該怎麼做最好的情況下,就不建議持續觀望,差別只在於企業選擇組建區塊鏈團隊還是委由資服業者完成,端看企業的評估與考量。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