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

別讓資料供應鏈遭遇斷鏈

2022-10-21
年度電商盛事「雙11」即將來臨,各大電商與品牌無不使出渾身解數爭取商機,確保供應鏈在旺季仍保持穩定暢通。前陣子全球供應鏈斷鏈的新聞不斷登上版面,讓不少企業吃足苦頭,打算徹底翻新供應鏈網路來解決原物料短缺或物流塞車等各種無法順利將產品交到消費者手中的問題。於此同時,企業或許也該思考另一個關鍵的「資料供應鏈」是否應同步改善。

所謂資料供應鏈就是企業將原始資料轉化成可採取行動的洞見所牽涉到的各種步驟,幫助企業帶動創新、創造營收、服務客戶並改善決策。如同實體供應鏈,資料供應鏈也要人員協力及各種流程,才能交付最終產品。但資料供應鏈的產品非一般商品,而是經過消化、可直接運用的資料。典型的資料供應鏈包含產生原始資料、將原始資料轉換或整合到各類系統當中、接著經過消化或分析變成對企業有用的資訊。

一個彈性、高效能的資料供應鏈,對於維持企業的靈活性與資料動能舉足輕重,少了強韌的資料供應鏈,企業就無法順利轉型成資料導向的靈活企業並獲得競爭力,顯然,次世代的全球供應鏈勢必無法建立在破碎的資料供應鏈上。

然而如同實體供應鏈,現代化資料供應鏈也同樣面臨艱難的挑戰:

一、複雜性:全球產生的資料量越來越多,導致資料供應鏈更難將資料轉換成企業所需的洞見,資料供應鏈也越趨複雜。然而人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包含科技界),常見作法就是不斷地疊床架屋,為了處理暴量資料而在供應鏈管理系統中導入新架構,這樣的修補方式短時間內或許有效,但長期會讓一切變得更慢,甚至衍生耗費成本的問題,例如系統故障、停機,代價昂貴的資料外洩等。

二、成本:當供應鏈越複雜,就需要更多專業技術,更多時間和金錢來矯正問題。成本也直接影響到擴充性,企業必須輕鬆、經濟地擴充其資料管線與供應鏈,否則以目前資料的成長速度,預算會很快耗盡,接著就得用最便宜的方式修補問題,進而產生更嚴重、代價更高昂的問題。

三、非結構化資料:非結構化資料暴增也為現代化資料供應鏈帶來浩劫。傳統處理非結構化資料的方式是直接把它丟進資料湖,但資料湖也有資料品質、穩定性與駭客的等問題,企業必須投入更多經費購買裝置和技術,讓供應鏈充斥更多難以擴充的基礎架構,產生惡化成本與複雜性的惡性循環。

在思考實體供應鏈暢通的同時,也應著眼於未來。企業需要的是一個能夠隨著資料供應鏈需求成長而演進和擴充的資料儲存平台,能夠在將來把非結構化資料化繁為簡,同時在面對前所未有的變局時仍維持可用性、減少浪費並確保資料安全,讓企業在洞見中實現競爭優勢。

<本文作者:呂晏緹現為Pure Storage台灣區總經理>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