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盤查 CBAM 淨零排放 碳權交易所 節能減碳 能源管理 SaaS雲端訂閱

從財務帳觀點看待第三方確信 人工收集資料恐增內部壓力

兼具「盤報減買足」 數位平台解決信任度

2023-09-19
根據PwC Taiwan《2023台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多達72%的台灣企業已進行減少碳排放的計畫。然而,隨著全球將氣候風險的擔憂轉變為實際行動,如何對外建立信任,已經成為當前企業面對ESG的挑戰。

淨零碳排已成全球新賽局,企業碳治理壓力也不斷攀升,根據PwC Taiwan《2023台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多達72%的台灣企業已進行減少碳排放的計畫。然而,在轉型過程中,企業也需要取得具公信力的第三方確信,才能提升執行成效和利害關係人對企業的信任。

資誠創新諮詢公司董事陳世祥解釋,第三方確信的意義就如同在財報上會計師須簽證是同樣的道理,目前國內企業主要依循的溫室氣體排放標準,除了ISO 14064-1:2018之外,另一項就是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GHG Protocol)所公布的準則。他提到,ISO 14064-1:2018較屬於環保法規上的要求,而GHG Protocol則是與財稅相關的確信,「從台灣政府機關以及國際間追隨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SASB)以及國際審計與確信準則委員會(IAASB)所發布的國際確信準則第3410號的作法來看,從財務帳的觀點來看待第三方確信的發展已經相當明確。」

碳排資料複雜信任度是關鍵 

問題在於,即便資本額100億以上的企業,多數還是人工收集碳排資料,只有不到兩成的企業尋求數位工具協助,其實很難掌握資料的精確度。試想,當大型企業有10個以上的營運據點、1千個以上排放源、100種以上的碳排放係數選項以及500家以上的供應商時,單靠人力來收集與管理散落在各處且複雜的碳排資料並不容易,而且極可能為企業帶來龐大的內部壓力。

「企業可能遭遇各據點缺乏一致性基礎盤點、完整性不容易確認、資料可追溯性不足的問題,導致無法及時掌握碳排、碳成本、碳足跡與碳帳本,進而失去接單、成本與取得資金的永續競爭力,而這也是我們的擔憂之處。」陳世祥指出,碳排放的計算邏輯其實很簡單,只須將排放源與排放係數相乘就可得出碳排放量,然而,光是排放源就分成範疇一、範疇二跟範疇三,而且不同的國家別,排放係數並不同,過往企業為了容易人工整理,往往會採取大數法則,亦即統一採用某種排放係數,但結果就是計算出來的碳排與實際產生的碳排放量有很大的落差。「根據我們的經驗,兩者的落差足足可到20%至30%之多。」

在資誠輔導企業的過程中,便曾協助某電子組裝業者採用數位平台直接蒐集並自動化整理,發現過去以人工來蒐集資料,而且完全採經濟法則來估算的碳排放量為81.7萬公噸,而資誠輔導計算的結果卻僅有63.1萬公噸,前後足足差了29%。而且許多製造業在各地均有工廠,公司內部會有不同的上、下游製程,在計算上下游運輸碳排的環節中就經常發現人員重複計算,而且比例高達30%、40%以上。若以電子組裝製造業的碳排量來計算,等同有兩、三千噸的碳差距。

他指出,不少企業都是抱持著因應法令的態度來執行碳盤查,因此泰半多是採取人工作業,然而這些企業同時也面臨著品牌商的壓力,不少品牌商已經要求代工廠或供應鏈提供精確的原物料或元件的碳排放量,否則將無法取得訂單。不只如此,歐盟CBAM也已公布將在今年試行,只要與銅、鋁、塑膠等等相關的產品輸入到歐洲,就需要附上碳排報告,試想,當三年後企業需要繳交歐盟碳稅時,第一批貨物提供的碳排報告就形成了第一年的基準年,如果資料不精確,三年後如何證明同樣的貨品在三年後已減少了五成碳排。

陳世祥認為,解決信任度問題的關鍵即在於使用可被信任的工具,建議企業應該採用較能符合碳排規範的數位平台,如此不僅能因應現階段的法規要求,未來歐盟甚或美國要求繳交碳稅時,才能更有信服力,第三方確信也比較容易。

遵循國際標準框架 兼顧盤報減買足 

為了解決企業在蒐集碳資訊過程中面臨的許多問題,資誠開發「神碳計算機」(Carbon Calculator),以數位化的資訊平台,提供中小企業雲端協同作業的碳盤查環境,透過顧問式引導完成企業碳管理,可提供中小企業進行組織碳盤查計算並可進行基準年設定,藉此展開短中長期碳管理,並達成符合國內外與企業之節能減碳目標。

資誠創新諮詢公司董事陳世祥指出,單靠人力來收集與管理散落在各處且複雜的碳排資料並不容易,而且極可能為企業帶來龐大的內部壓力。

而「碳追蹤管理平台」(Emissions Tracker),則可遵循國際標準框架,提供安全可靠的中央資料庫,蒐集來自營運和價值鏈中源系統的定量和定性碳排放資料,透過系統上傳整理自動化蒐集和管理,並使用基於溫室氣體協議、全球標準化框架且涵蓋範疇一、二和三排放的工具,確保報告中資料來源的品質和透明度。企業可在互動儀表板中查看所有碳排放資料並分析碳足跡,以制定有關碳減排計畫的管理決策,監控碳減排計畫在業務和財務上的影響,並根據業務減排目標,追蹤不同減排計畫的進程。

他提到,ESG的議題對所有企業都將造成影響,而中小企業主要受限於預算與技能問題,由於沒有永續相關的人才也不知道從何著手,因而很容易在未來兩年內喪失供應商資格。這也是為何資誠會推出神碳計算機,目的即是協助中小企業以較少的投入費用,快速地進行盤查。另外,針對資本額50億至100億以上的企業,碳追蹤管理平台可以協助企業做到確信與查證,「Emissions Tracker碳追蹤管理平台除了具有四大碳帳本管理模組,包含組織型碳盤查、供應鏈碳管理、產品碳足跡以及減碳應用追蹤之外,也內嵌4A機制建立即時性碳帳本。所謂4A指的是自動化地整合、更新、計算以及產生報表,適用於集團及各據點碳排放追蹤、產品碳足跡、運輸差旅碳排放追蹤、供應商碳排管理等場景,同時符合GHG Protocol及ISO 14064-1兩大國際標準。」 

陳世祥指出,具有信服力的數位平台必須具備盤、報、減、買、足。盤指的是盤查,報指的是依據規範產出的報告,減指的是減碳,因為知道用了多少碳,所以知道怎麼減碳,其中也包含節電、運輸。而買則是在企業減到不能再減的時候,就可以透過買綠電來達到想要目標,只要前面幾個階段都完成了,就能清楚地知道產品的競爭力,最後的「足」,也就是產品碳足跡。

「數位平台應該要能夠把這五個字加以實現,而這也是資誠在開發Emissions Tracker碳追蹤管理平台時秉持的宗旨,」他最後強調,投資數位平台不只是關乎成本,企業更應該要審慎地看待碳盤查,如何透過數位平台做追蹤及管理,而不是只為產出報告,如此,企業才知道該如何減碳、有多少碳額度可以進行碳權買賣,而且比較容易取得第三方的確信,更受到原廠與其他國家的信任。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