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 Center Infrastructure Efficiency 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 Rack Cooling Index Uptime Institute Return Heat Index Green DataCenter 資料中心基礎效率 美國冷凍空調學會 動態機櫃冷卻指數 TIA-942 能源使用效率 ASHRAE 回風溫度指數 IT設備 不斷電系統 資料中心 綠色機房 基礎設施 冰水主機 DCIE PUE RCI RTI 機房 配電 空調

能源議題為重點政策 綠色環保成IT機房顯學

2017-02-08
不管是從電力支出或總體營運的擴充考量,綠色機房已經是企業不得不關注的議題,目前國際間有許多實務指南與能源效率指標,可作為綠色機房改善目標或新建案設計架構的依據,台灣也有產業組織正在設計符合本地需求的自願性PUE量測驗證規章。
甚至,業者還會參考動態機櫃冷卻指數(Rack Cooling Index,RCI)以及回風溫度指數(Return Heat Index,RTI)等指標。宏正綠能事業發展部副理孔德華解釋,動態機櫃冷卻指數主要確認在機房中,大部分的機櫃都受到妥善的製冷管理,溫度不會過高或過低,而能符合ASHRAE建議保持數據中心溫度在18℃027℃之間的要求。而回風溫度指數則是確保在送入冷風的時間,沒有發生旁送風或出現熱回風的現象,透過這兩個指數,能夠對空調進行即時最佳化。

RoHS與LEED

▲伊頓東亞台灣區通路業務協理林展吉指出,正確規劃容量非常重要,可創造多達10%~30%的節能表現。
不只如此,綠色資訊機房除了基礎設施與IT設備之外,還應包含建築物本體、塗料以及相關施設與設備的零件也須合規,因此,包含限制鉛、汞等重金屬元素含量的RoHS(危害性物質限制指令)、美國公認的綠建築評估準則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能源與環境先導設計)也常被引用,例如台達位於台北的瑞光大樓便獲得美國綠建築協會(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USGBC)LEED既有建築改造最高等級白金級認證,而台達新建的節能機房就位於這棟大樓之中。

自願性驗證規章

企業需要一座能提升服務、可靠性與性能要求,並且能夠隨著業務的擴張而保有擴充的彈性,同時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對盈利影響的資訊機房,而這得從建築管理、機房設施與架構、IT基礎設備、不斷電系統乃至於環控、消防、相關的配電以及後端操作人員的維護、升級等各個面向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雖然國際間可供參考的建置指南、能效指標以及設施標準眾多,但台灣至今仍沒有統一的施行或參考標準,也成為台灣綠色機房在施作上的問題點。就以PUE量測而言,不同的量測點會導致PUE計算數值的不同,更不用說因為地域與環境溫度造成的PUE落差。台達關鍵基礎架構事業部資深業務經理林士基舉例,同樣在夏天分別針對北部與南部資訊機房進行PUE量測,假設兩座資訊機房的設計架構、設施與設備環境都一模一樣,由於北部與南部的外在環境溫度可能差距3度,量測下來的結果,北部資訊機房的能源效率一定比南部資訊機房要好,而導致兩個量測數值有差異。

也因此,台灣智慧能源產業協會(Taiwan Smart Energy Industry Association,簡稱TaiSEIA)下的「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產業委員會」正在著手設計自願性驗證規章,希望能成立驗證的辦法,鼓勵業界自發性的驗證,過往業界在量測PUE時,總是參考國外方法進行量測,但是在台灣有一定的執行困難,而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產業委員會希望透過建立量測基準,來降低這部分的歧見。

持續推動節能高效產品

造成企業資訊機房耗電的原因可能來自於冷熱混風、機櫃門為了跳線需求而打開、為了成本考量而選用家用窗型冷氣、IT設備雜亂隨意放置,甚至是高架地板下方的走線雜亂,影響出風。但除此之外,過去因為受限於技術,導致設備無法更高效的運作也是原因之一,就以不斷電系統而言,早期產品的功率因數可能只有0.8,效率也只到90%,自然比不上現今功率因數1.0,效率可達96%的節能效果。

在技術演進之下,不少基礎設施業者也推出更高能源使用效率的設計,以符合企業節能需求,舉例來說,台達的單機架數據中心(SRDC),一體化微型解決方案就加入了自然換氣的概念。無獨有偶,施耐德電機高性能冰水機組Aquaflair Chillers也加入自然冷卻的概念,施耐德電機資訊科技事業部資訊系統規劃顧問黃仁凱指出,依據他的觀察,在台灣11月至3月左右,大約有5個月的時間可以運用到自然冷卻,藉由增強型自然冷卻技術,能比一般沒有自然冷卻模式的冰水室外機要節省41%的電力。

另外,在不斷電系統部分,模組式不斷電系統將是發展主力,除了容量更大之外,效能也更為提升,目前伊頓正在著手研發儲能系統,結合新能源與交直流供電技術,能靈活配置各種能源輸出,提供最高效的運行方案。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