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 ESG 雲端 混合雲 多雲 資料中心 碳排放

化身碳排ERP系統 永續雲助企業掌握排放狀態

淨零也須資料才能對症 帶入科技力強化減碳效益

2022-09-12
數位科技為企業帶來韌性,成功轉型的企業對於外在的變化往往也能更快速地應變,即使面對氣候變遷,也因為具足了科技力,而有更好的行動與策略。微軟在「2022台灣永續大未來」永續綠色科技指南中便提到,永續戰略的發展,和數位轉型戰略密切正相關,數位與永續轉型計劃須串聯,並深入到藍圖、戰略和行動中,以實踐長期價值。

面對永續轉型浪潮,台灣政府提出2050淨零碳排目標與對應計畫,也要求2027年全體上市櫃公司完成溫室氣體盤查。然而碳足跡盤查仰賴專業人力及時間,台灣企業於第一步永續資料收集就已舉步維艱。

為了協助企業藉由自動化與數位化加速永續管理,微軟在近期正式推出永續雲(Microsoft Cloud for Sustainability)以協助企業全面掌握營運碳排放狀態。這套SaaS平台能協助企業紀錄與排放量相關的營運及供應鏈活動,並且針對散落各處的資料自動上傳、進行分類計算,以精準核算碳排放、分析對環境的衝擊。

建構資料中台關鍵5R實現企業目標

台灣微軟商務解決方案事業部副總經理蔡昆錡指出,微軟永續雲包含了Microsoft Sustainability Manager、排放量衝擊儀表板(Emission Impact Dashboard)、微軟夥伴生態系以及微軟的技術服務。其中Microsoft Sustainability Manager為永續核心管理平台,能串接營運中產生環境足跡的各種IoT裝置及ERP等核心管理系統,自動紀錄與計算碳排放量效益。內建的資料洞察功能,也能協助企業從營運據點、排放活動、年份或範疇一/二/三等面向,進行深度洞察與分析,進而生成符合GRI(全球永續性報告協會)、DEFRA(英國環境暨食品和農村事務署)與CDP(原碳揭露計畫)等機構的報告。

而排放量衝擊儀表板則可以協助企業瞭解雲端工作負載(如Microsoft Azure和Microsoft 365)相關的直接與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並且以CO2等值公噸表示。簡而言之,倘若採用微軟雲端服務並且訂閱永續雲,那麼就可以在排放量衝擊儀表板中看到這些雲端服務產生多少碳排放,無須另外計算。

「永續雲就像是碳排ERP系統,從IT角度來看,等同是資料中台的概念,」他提到,企業永續發展的前提是必須先知道碳排的產生量,然後才能設立目標。一如數位轉型的關鍵是資料,有了資料才知道如何優化數位轉型每個不同的支柱,減碳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此才有辦法對症下藥找出正確的策略方向。而微軟提出的永續關鍵5R,其實就是對應永續發展的五個步驟,要先有紀錄(Record)、回報(Report),而後才能減量(Reduce),甚至進一步移除碳(Remove)或採取替換材料(Replace)來實現企業目標。「除了紀錄、回報以及減量等層面可以運用微軟工具來克服之外,倘若企業最終還是希望找到替代能源,或是更進階地做到碳中和,微軟有很多合作夥伴如台達電子、友達光電或是Johnson Controls、施耐德電機等等,可提供顧問諮詢服務、系統整合和生態系周邊服務,以協助制定相應永續策略。」

三情境說明企業永續成熟度 

全球企業正在急起直追永續步伐,觀察台灣企業應對現況,蔡昆錡發現企業正在處於幾種不同階段,第一種入門情境是企業尚未成立永續辦公室,但是每年產出的CSR報告中需要加入碳排放量的資料,過往的作法都是請各單位繳交碳排放的數字,再交由CSR專責部門放入報告中。這類型的企業多半還沒有目標,只是希望完成CSR報告。

第二種情境是,企業已設立永續辦公室,也有顧問團隊協助規劃。由於一開始不知從何著手,因此尋求外部支援如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協助成立永續辦公室,並且定義CSR報告或ESG報告的範圍。這類型企業可能會設立一個永續長,但還沒有設立減碳目標,目的也是為了每年產出的報告。

「更積極一點的企業會訂出減碳目標,例如打算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那麼從即刻起,每年都會訂定一定的目標往前邁進。」他提到,在這個情境下,IT單位、永續長一定都會參與目標的設定與執行。不過,由於大部分的永續長通常不懂技術,因此需要IT部門參與進來以支援系統的導入或是協助評估工具或平台。「有些企業則是雖然有顧問團隊的協助,但依然是以人工的方式匯整資料,便希望IT部門參與評估,協助找尋到適合的工具。」

蔡昆錡指出,若從產業來觀察,高科技製造業目前最為積極,事實上在永續雲還沒推出之前,高科技製造業很早便已經著手相關的計畫與執行,一方面是基於與原廠合作時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會開始考慮未來會不會面臨碳稅的課徵問題,「比較大的困難其實是企業處理永續資料多半還是以人工處理,而這也是微軟永續雲可以協助的地方。」至於金融業雖然不是排碳大戶,但是在綠色金融的發展下,未來極有可能融資方的綠色指數也會算在金融業的範疇三,因此不少銀行已經開始針對綠色信貸進行準備。

雲端助力節能減碳

數位科技為企業帶來韌性,成功轉型的企業對於外在的變化往往也能更快速地應變,即使面對氣候變遷,也因為具足了科技力,而有更好的行動與策略。微軟在「2022台灣永續大未來」永續綠色科技指南中便提到,永續戰略的發展,和數位轉型戰略密切正相關,數位與永續轉型計畫須串聯,並深入到藍圖、戰略和行動中,以實踐長期價值。

蔡昆錡解釋,數位轉型有四大支柱,不管是賦能員工、優化產線、改變與客戶互動的方式或是產品轉型,將科技帶進任何一個支柱中,並不意謂著會造成更多的碳排放量,反而還能增加減碳效益。舉例而言,為了提升內部員工生產力而導入Microsoft Teams這類的協作平台,企業因而可以執行遠距會議或是遠端混合辦公,因為減少通勤差旅,反而更能減碳。同樣地,在產線上導入AI、機器學習或是物聯網(IoT),藉以優化產線或是落實關燈製造(Dark Manufacturing)也是帶入技術的一個案例,某種程度上,全面自動化也降低了碳排放量。

台灣微軟商務解決方案事業部副總經理蔡昆錡指出,企業永續發展的前提是必須先知道碳排的產生量,然後才能設立目標。

又如產品轉型,友達(AUO)在減碳轉型過程將自身用電資料管理的成功經驗,進一步轉化為Smart Grid智慧電網服務,該方案原本只運用自家企業身上,後來加以產品化,甚至與微軟合作上架到Azure Marketplace,將服務提供給企業進行能源的減碳與管理,而這便是永續戰略發展與數位轉型密切相關的典型案例。

他最後強調,雲端運算可為企業帶來幾項助益,一方面雲端服務本身的設計概念就是集中化管理,而且資料中心也針對效能進行優化,再加上採用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與水資源的運用,比起企業自建機房而言,對能源的運用原本便較為友善。而且雲端服務的概念本來就是可以跨區域支援數位轉型,甚至能夠讓企業更有效地混合辦公、優化產線、轉換產品服務或者是改變跟客戶互動的方式,這些都能同時為淨零與數位轉型帶來效益。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