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 機房轉型 資料中心 基礎設施 人工智慧 機器學習 物聯網

成長型企業常見課題 資料中心從自建到雲端

2018-11-16
隨著IT設備體積愈來愈小且愈趨高效,資料中心的設計需求與10年前產生很明顯的差異,隨著設備的運算力愈強大,其所要求的電量散熱以及空調需求相對都會變高,如今50坪甚至25坪資料中心所需的電力與空調,在過往或許足以支撐100坪資料中心所需的容量,而且還可能高出許多。
新興的科技正在驅動產業變革但同時也讓IT基礎架構變得日益複雜。企業所面對的挑戰,不僅來自於IT技術與架構的翻轉以及業務流程與模式的改變,資料中心的環境與設計能否跟上企業腳步需求也成為關鍵因素。

去年,IDC公布2018年全球資料中心十大預測,報告指出,快速變化的技術與營運模式正在對資料中心相關的物理設施及資料中心本身產生重大的影響,根據IDC預估,到了2020年,新IT架構的繁重工作量將迫使55%的企業必須更新現有的機房設施或重建新設施以實現資料中心的現代化;而到了2021年,由於認知和AI分析擴大使用更耗電的加速運算技術,將迫使大多數主要營運供應商採用模組化的方法部署電力以及冷卻空調。

台灣IBM技術支援服務部協理蔡欣懌觀察,隨著IT設備體積愈來愈小且愈趨高效,資料中心的設計需求與10年前產生很明顯的差異,舉例而言,過往需要塞滿10個機櫃的IT設備才能達到的運算效能,如今只要一個機櫃就可以實現。然而,空間縮小,複雜度卻大幅增加,隨著設備的運算力愈強大,其所要求的電量散熱以及空調需求相對都會變高,換句話說,過往足以支撐100坪資料中心所需的電力與空調,如今可能只夠50坪甚至是25坪資料中心所需,而且還可能不夠。「這也是為何資料中心需要提倡節能減碳的原因,因為在相同的坪效下,對比10年前的支出,企業在資料中心所花費的營運成本無疑將會暴增許多。」

他認為,資料中心設施無法跟上企業IT腳步的問題是每家成長型企業都會面臨的課題,原因在於資料中心在建置初期主要是依照企業當時的環境與需求,並且以未來10年的增長規劃進行設計,包含電力以及冷卻空調在內,都會有完整的評估。只是IT成長愈來愈難以預期,有時甚至因為外在因素,內部也必須配合變動,當資料中心服務5年、10年甚至是15年後,IT成長量往往超過原先預估的設計量,「企業正在困擾如何因應並且走出下一步,是否需要重新再打造一座資料中心並且加以妥善進行維護,抑或可能有其他的選擇方案,例如把資料中心縮減成最簡單的網路機房,其他的需求則透過租賃來達成?」

雲端改變資料中心走向

▲台灣IBM技術支援服務部協理蔡欣懌(右)觀察,面對資料中心的改善與優化,企業正在困擾如何因應並且走出下一步。左為台灣IBM技術支援部高級系統服務工程師李長樹。
根據市調機構RightScale近期發表一份2018雲狀態的調查報告(2018 - State of the Cloud Report),企業對於雲服務的應用需求正在日漸高漲,有81%的企業採用多雲策略,而公有雲的採用率從2017年的89%增長到2018的92%,而且有20%的企業計畫在2018年增加一倍以上的公有雲,另有71%的企業預計在2018年增加20%以上的公有雲支出。

「當愈來愈多企業使用雲端服務,而且供應商提供的解決方案也都很可靠時,企業遇到需要優化與改善資料中心的抉擇,便會思考能不能從雲端得到營運的能量,例如承租一個更專業化的資料中心來滿足IT動態變化的需求?」台灣IBM技術支援部高級系統服務工程師李長樹解釋,台灣天災頻繁,一般等級的資料中心可能經不起天災的考驗,然而要把規格等級拉高,又涉及土地取得、投入成本以及後續的人力維運問題,種種考量往往令企業裹足不前。

而承租專業資料中心的好處是,台灣有許多電信業所提供的資料中心都是具有雙電源迴路、耐震等級達到7級以上的設計,企業若是自行施作,礙於土地取得以及成本考量,可能沒有辦法實現如此高規格的設計,而且隨著能源議題愈來愈重要,未來電力可能會出現一些缺口,企業要自行因應也有挑戰。再加上,許多廠商還能幫企業代管,無形中節省了土地成本、冷卻與電力費用,以及維運管理的人力。

他提到,目前已經有許多企業正在自建或者租賃方案之間取捨,大多數選擇5:5或是3:7的比例來進行分配,但金融業礙於資安考量以及法規遵循的議題,多半還是會選擇打造一座新的資料中心,然後進行整體工作負載搬遷,「如果在既有的資料中心直接進行改善變更,將會影響到營運服務,很容易便因為一個小意外而導致服務中斷,大幅提高風險。而且疊床架屋的改善方式無法符合企業現在的IT需求。」

邊緣資料中心需求仍待觀察

物聯網與大數據正在快速地推動邊緣運算的興起,尤其是無法忍受高延遲的應用,更需要邊緣資料中心來加速回應,舉例而言,汽車若要實現自動化並且安全地駕駛,便需要在0.1毫秒內做出反應,若車內的感測器以及與其他車輛的訊息交換連接到雲端後下傳,資料交換的速度太慢,便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這也是為什麼在未來的5G服務中,針對某些特定應用,需要每隔一段道路或基站設置微型資料中心,原因即在於必須確保資料在幾乎無延遲的情況下進行交換。

蔡欣懌解釋,社群媒體的興起讓全球的資料中心走向了集中化、雲端化,使用者每天都在與雲進行互動,「這就好像原本家庭的生活習慣是,如果要去公園散步就會選擇騎腳踏車到公園走一走,如果要買菜就會騎著摩托車去市場採買,進入到雲的模式就變成,如果要去公園散步得把腳踏車騎上高速公路之後再到公園散步,要去市場也要騎著摩托車上高速公路之後再前往,其實多走了一段可以避免的路。」

換句話說,在現在的雲端模式下,不管需求是大或小,一定要先上雲端後然再到目的地。但問題是在物聯網的架構中,有95%甚至是99%的資料並不需要如此,只需要裝置之間彼此溝通,這也是為何需要發展邊緣運算,為的就是解決這個問題。

「儘管邊緣運算有其重要性,而且未來極有機會成長,但平心而論,對於企業整體營運的複雜度將會大幅提升,」他認為,從應用面來看,物流業以及具有眾多分點的金融業對於邊緣資料中心的需求可能較大,「但物聯網現今還在發展中,邊界的效益還沒出現,實際需求仍有待觀察。」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