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超融合基礎架構 Gartner 軟體定義 HCIS HCI IDC 超聚合

超融合需求水漲船高 供應商佈局搶進

2018-07-02
為了解決傳統架構的孤島化問題, IT基礎架構早在多年前便轉向融合(Converge)趨勢發展,近幾年超融合基礎架構(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HCI)迅速崛起,經過市場驗證後,企業對於超融合基礎架構的信心大增,根據調研機構IDC的調查數據,已經連續五季,全球HCI的營收,年對年(YoY)的季度增長都有雙位數的表現。
為了解決傳統架構的孤島化問題, IT基礎架構早在多年前便轉向融合(Converge)趨勢發展,一開始是推動伺服器、儲存、網路、管理等元件與技術的垂直整合,將所有元件與技術融合在單一機櫃內,例如由VMware、Cisco與EMC結盟合作推出的Vblock,以及NetApp和Cisco聯合成立的FlexPod,這些在當年都是融合式基礎架構(Converged Infrastructure,CI)的典型範例。

而後在第三平台以及軟體定義(Software-defined)風潮的驅動下,超融合基礎架構(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HCI)迅速崛起,不同於融合式基礎架構著重於硬體層面的資源整合,超融合基礎架構主要是藉由軟體來定義伺服器、儲存以及網路,將三者整合在單一的設備(Appliance)中。

以往,由於HCI市場規模較小,因此不少調查機構將融合式基礎架構與超融合基礎架構市場合併看待,從中再分列各自的軟硬體營收與出貨表現,但大抵上還是歸類在整合系統(Integrated Systems)或是融合系統(Converged Systems)的總體市場中。但是隨著HCI在市場上的強勁表現,如今也開始慢慢被調研機構評估為獨立觀察的品項。

今年2月,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便首度發表超融合基礎架構魔力象限報告(Magic Quadrant for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這足以說明超融合基礎架構市場的未來性,不管是在概念、技術、產品以及市場等各方面,HCI已然更為成熟,而且穩定發展。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Gartner在這篇報告中將HCI定位為由具備橫向擴充能力的軟體所整合的基礎架構,其在標準硬體的基礎上使用模組化方法,實現運算、連網與儲存,根據統一管理而充分利用分散式橫向建模。簡單地說,就是純軟體形態的超融合基礎架構,因此魔力象限的依據主要是軟體能力分析。而Hyperconverged Integrated System(HCIS)指的是軟硬整合的系統,也就是俗稱的超融合一體機、超融合系統,日前Gartner發表2018全球整合系統營收報告,仍包含了HCIS,其2017年營收已超過28億美元。

連續五季YoY雙位數增長

不過,台灣市場習慣上還是統稱為超融合基礎架構,由於部份業者可能同時提供純軟體套裝或軟體加上硬體平台,有些則是軟體加上硬體平台或是軟硬整合的Appliance,因此在本系列文章中並不加以細分,直接以「超融合基礎架構」涵蓋所有形態的解決方案。 調研機構IDC則將HCI稱為「超聚合基礎建設」,IDC台灣區企業應用研究部資深市場分析師郭思偉解釋,其所謂聚合系統(CI)係指專屬的儲存設備搭配一般伺服器,並捨棄光纖通道交換器,只以乙太網路交換器讓儲存系統與運算系統整合運作,所有儲存、伺服器、交換器的組合搭配已事先測試驗證過,並且提供了管理軟體。而超聚合基礎建設,則是進一步將過去各自分立的儲存系統與伺服器,改以伺服器來扮演,亦即一台伺服器既有伺服器本有的運算角色,同時也肩負儲存系統的角色。


▲從2016年第四季開始,連續五季,全球超融合基礎架構都有年增率雙位數的亮眼表現。(資料來源:IDC)

「HCI的市場表現相對亮眼,已經連續五季,全球HCI的營收,年對年(YoY)的季度增長都有雙位數的表現。而這也足以說明,愈來愈多的企業已經可以接受伺服器作為儲存用途,再加上網路已經進入10Gb乙太網路與NAND Flash的應用,而且成本也較SAN儲存設備來得便宜,因而提高了企業買單意願。」他說。

Nutanix台灣區資深技術經理鄭建華坦承,超融合基礎架構在初期推展的過程中,確實有不少企業選擇觀望,直到先鋒型企業採用後,普遍給予了高度評價才使得企業對HCI架構的疑慮消失,在經過這幾年的市場驗證後,企業對於超融合基礎架構的信心大增,而且HCI帶來的高可用性與穩定度,不僅可協助企業加速上市時程、提升競爭力,同時也比傳統架構更容易操作與管理。

大廠併購、國產投入爭奪企業青睞 自從VMware廣召合作夥伴,建構EVO:RAIL超融合基礎架構的生態系之後,HCI便開始受到大幅度的關注,如今已有愈來愈多的業者加入。光是Gartner在超融合基礎架構魔力象限報告中,便至少有12家國際級業者投入超融合基礎架構市場,包含Nutanix、Dell EMC、VMware、HPE、Cisco、Huawei、Pivot3、Stratoscale、Microsoft、Scale Computing、DataCore以及HTBase等等。

這份調查報告在業務層面的評選基準是必須至少在兩個主要地區(美洲、歐洲、中東和非洲以及亞太地區)提供50家生產客戶的收入證據,並且在過去一年已經有1千萬美元HCI解決方案的訂單。Gartner在報告中也特別強調,HCI的供應商並不只有魔力象限中的業者,包含Fujitsu、Hitachi Vantara、Lenovo、New H3C Group、Red Hat、Sangfor、StarWind Software等等都應該被關注。

儘管,在Gartner報告中已經看到近20家HCI業者的身影,但這並非全貌,例如NetApp在併購Solid Fire之後,推出NetApp HCI解決方案;源自於英國,以SvSAN儲存軟體為基礎的StorMagic;與Nutanix同年成立,但2013年才推出解決方案的Maxta等都在經營HCI市場。另外,台灣國產業者,諸如雲達(QCT)、大兆科技(Bigtera)以及喬鼎資訊(Promise)都有相關解決方案。

設計架構的變化與開放

雖然VMware當初建立的EVO:RAIL聯盟至今已不復存在,但是其2U高度4節點伺服器的設計架構,在標準的x86伺服器節點中,將運算、儲存與網路納入,並且提供橫向擴展的優勢,已經成為市場對HCI硬體規格的既定印象。

但隨著各家大廠發展自有的超融合基礎架構解決方案,硬體的規格設計已經有許多變化,而且基本部署要求的最低節點數也比過往來得更少。舉例而言,Nutanix考量遠端辦公室的資源與人力需求,原先最少為3個節點數,現今則只要雙節點就可以部署。HPE SimpliVity 380最低可部署的節點也是雙節點,但是擁有獨立的加速卡是其硬體設計中獨樹一幟的特色。NetApp HCI為了解除運算與儲存必須同時購買的桎梏,將運算節點與儲存節點分開,由SolidFire負責儲存,而運算則交給VMware ESXi。而思科HyperFlex System同樣可以將運算與儲存分別擴充,甚至將企業已部署的資源拿來使用,例如將刀鋒伺服器作為運算資源,或是整合企業既有的儲存設備,以提升儲存容量。Dell EMC則善用自家在x86伺服器市場的優勢,選擇用不同的Form Factory來滿足企業需求,以VxRail為例,針對桌面虛擬化的優化,還有可支援GPU卡的V系列選項。


▲Gartner首度發表超融合基礎架構魔力象限報告,聚焦軟體評比。

郭思偉認為,HCI現今仍在市場「造餅」階段,而且已經成功開拓了市場需求,但是太多廠商投入的缺點,就是企業更難從中加以選擇。除了以軟體套裝銷售的形式之外,多數Appliance解決方案或多或少都有綁定的成份,限定品牌的好處是元件韌體更新統一,維護管理相對容易,擴充也相對輕鬆,特別是針對IT專業人力以及預算較少的中小企業,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但他仍然強調,愈彈性的自由度,企業愈能據以架構出貼近需求的環境,「雖然,現今仍有許多挑戰需要克服,但期待有一天,HCI可以更彈性與開放。例如支援愈多的Hypervisor、部署必要的節點數最好能從一個節點起跳、擴充時也能以單一節點為單位進行擴充,最後是橫向擴充的最高節點數愈多愈好。」

品牌大廠佈局 牽動市場發展

挾帶著部署簡單與擴充容易的特性,HCI市場在近年的發展可謂突飛猛進,根據IDC調查數據,兩年多前,HCI市場營收不到4億美元,到了2017年Q4,已經突破了12億美元。然而,HCI不只是市場營收蓬勃,各大品牌業者的策略與佈局也牽動著市場總體發展。

思科結合Cisco UCS伺服器、HyperFlex HX資料平台以及Fabric Interconnects整合光纖的軟體定義網路,把運算、儲存以及網路技術整合至HyperFlex超融合基礎架構之中,目前已進入HyperFlex 3.0,主打多雲混合。


▲ 超融合基礎架構市場在2017年Q4已突破12億美元。(資料來源:IDC)

Dell完成整併EMC後,一躍成為手握最多超融合基礎架構解決方案的供應商。還沒合併之前,Dell原先就提供Nutanix授權的XC系列與vSAN ReadyNode,再加上與微軟是非常緊密的合作夥伴,S2D超融合架構也是選項之一。整併之後,原先歸列在EMC產品線的VxRail與ScaleIO也將納入在超融合基礎架構產品線中。郭思偉指出,就產品線來看,Dell EMC至少有4款產品必須推動,不過由於套裝軟體的銷售經常會因為元件韌體更新的不一致,而導致問題頻頻,因此預料Dell EMC的重心還是放在Nutanix以及VxRail居多。

去年HPE買下SimpliVity之後,既有的StoreVirtual產品將逐漸淡出,改以SimpliVity為主,而銷售策略也有所改變,早期SimpliVity允許企業選用OmniStack軟體套件再搭配市售伺服器,但併購後HPE則只留下Appliance銷售方案。

聯想在超融合基礎架構設計上,原本採用IBM System x伺服器,品牌重整後,正式改名為Lenovo Think System,而有預裝軟體的產品線,則稱之為ThinkAgile, 其中Lenovo ThinkAgile SX for Nutanix 即是與Nutanix攜手合作的HCI產品。

至於在金融、醫療、製造以及零售產業均經營有成的Nutanix,則致力於創新,在軟體研發上投入大量人力,以因應未來的趨勢,例如AI、大數據或是微服務的需求,除此之外,經營策略也有所變化。郭思偉觀察到,「在HCI這個領域中,台灣市場最大佔有率還是Nutanix,以往Nutanix採取的策略是與多家硬體供應商合作,推出軟硬整合的設備,但近年來Nutanix的策略開始慢慢轉向軟體套裝為主。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