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 資訊長 物聯網 IoT

工業4.0影響深遠 企業資訊長宜漸進因應

工業4.0(Industries 4.0)是由德國政府所提出的遠景規畫,旨在提倡先進製造技術。然而,各界卻對這項計畫在其他地區的適用性以及它所帶動的意識感到困惑。那麼到底什麼是工業4.0?企業資訊長(CIO)又該如何因應?
工業4.0蘊含的基礎概念就是連結嵌入式系統及智慧型生產設施,藉此產生工業、商業還有內部職能與製程之間的數位匯流。

工業4.0指的是繼水力/?蒸氣發電、大量生產,還有透過IT及機器人技術推行自動化之後第四波工業革命,其概念在於「網宇實體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s),因此與之前的電子自動化革命有所區分。

工業4.0包含多種技術與商業設計,包括物聯網(IoT)與數位商業,但這並不代表它等同於或即將取代任何一種特定技術。

雖然工業4.0以先進製造技術為起點,但其影響終將超越製造領域而擴及公用事業、智慧城市等範疇——因為它們還是需要協調(甚或暫停)生產活動,以因應智慧電網或其他智慧城市環節下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影響所及包括如何開發新型IT及科技導向教育與工作機會,還要開發即時資料來操作並管理寬頻資訊與通訊技術基礎架構、建築與交通系統。


▲圖解工業4.0(資料來源:Gartner2015年5月)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相關測試、育成及實驗多半出自德語區,工業4.0其實不限於此一區域。每個產業只要在自動化方面有所提升、增加資料導向比重且採用更多科技,即屬工業4.0範疇。同樣地,所有能連結網際網路,或是那些能製造(或消費)資料以優化作業並產生價值的物件,亦為工業4.0的潛在標的。

工業4.0看似影響深遠、遙不可及,為人們帶來無窮希望,但對大多數的企業組織來說它也代表著巨大突破。Gartner認為,資訊長最好不要為工業4.0設定籠統目標(就某種程度來說,就是「一刀切」式的解決方法),而要縮小範圍使其更容易管理,並且要集中投資力道,採取規模較小的漸進步驟。

相關作法包括:

·結合內部與外部資料以提升決策品質,產生回饋循環(Feedback Loops)以改善產品與製程設計。

·開發組織內部整合IT與OT(作業科技)的能力與互信,其中包含如何整合這兩項領域的安全與風險管理機制。

·盤點各種與製造相關的現有IT支援,並找出那些地方需要進一步數位化。

·了解工業4.0有哪些相關技術會影響製造作業的在地化(而非全球化),以便在成本、創新與供應之間做出最佳取捨。

·同時開發智慧產品與智慧製程,但必須採取集中且漸進的作法,讓投資能取得明顯回報並達到收益透明化。

(本文作者現任Gartner研究副總裁)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