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 Bring Your Own Device Return on Investment Hybrid Cloud 台灣暨香港區總經理 特別企劃 人物專訪 趨勢科技 資訊安全 行動安全 BYOD 100期 洪偉淦 APT ROI

行動雲端改寫生態鏈 資安市場轉攻價值服務

2014-05-02
近年來各式行動裝置快速普及,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也深深影響IT產業。趨勢科技台灣暨香港區總經理洪偉淦觀察,資安業者過去多年在台灣建立的終端裝置生態鏈已被行動設備擊潰,隨之興起新型態的商業模式,跟以往所理解的使用者付費不同,現在多數為免費提供以吸引用戶採用,至於獲利,就如同2000年網路經濟,認為只要流量夠多,最終勢必會從中獲取利益。
現今的基礎建設成熟度可說是支持此商業模式運行的關鍵。2000年的網路經濟之所以泡沫化,主因在於頻寬、終端裝置等整體應用環境尚未備齊,但其商業模式並無不妥,從現代的行動裝置佔據人們眼球的時間即可印證。隨著基礎建設成熟,整個訊息管道運作都會隨之改變,桌上型電腦製造業只是首當其衝,逐漸擴散後再出現全新的通道型態,當使用者在生活與工作上皆完全仰賴連網裝置時,其廣告的重要性甚至可能超越電視媒體,完全顛覆以往的思維。

終端用戶行為改變
獲利模式遭顛覆

然而不論終端應用如何變遷,永遠無法避免遭遇資訊安全問題。例如即將開放的第三方支付,行動付款應用正在成形,只要有交易行為產生,駭客就會想盡辦法介入偷拐搶騙,對趨勢科技等資安廠商而言,終端應用改變的衝擊不致過大。但洪偉淦不諱言,業者普遍遭遇的獲利模式疑慮仍然存在,現在使用者隨手就可找到各式免費的App可用,對資安廠商而言,必須思考如何從此市場生態中建立可獲利的運作模式。

對企業端環境而言,最明顯的變化莫過於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洪偉淦觀察,現在企業對於員工攜帶私人裝置來執行日常工作,態度上已較過去開放許多,稍具規模的企業甚至開始規畫將內部資訊系統轉換為App應用,同時,行動應用安全性也會被納入考量,評估與建立一套方便且安全的應用方式,保護資料不落地,讓裝置上公、私資料確實分隔。


▲ 現在使用者隨手就可以找到各式免費的App可用,資安廠商必須思考如何從此市場生態中建立可獲利的運作模式。

「據我了解,非常多企業持續在尋求相關的解決方案,表示需求確實存在。因為潮流根本無法抵擋,不是公司要不要開放的問題,而是不可能不讓員工使用。行動裝置已逐漸成為生活與工作上不可或缺的裝置,與其逆勢而為,不如在控管的前提下開放存取應用。」他說。

至於已談論多年的雲端運算,以往較著重在虛擬化或私有雲的建置,由於仍屬於內部網路的應用,資訊安全問題較不明顯。然而就全球企業IT發展的腳步來看,混合雲(Hybrid Cloud)已逐漸被認為是最具經濟效益的應用模式,屆時安全議題勢必又將成為備受企業關注的焦點。

僅產品不足以維繫用戶 資安服務創造價值

全球企業IT發展如此,但台灣是否會反映主流?洪偉淦認為還很難說,因為本土企業IT發展進程普遍較保守,願意投入資源建置的案例仍不多。「我們發現許多賺錢的電子商務公司,在IT方面的投資意願卻相當薄弱。甚至連政府單位,2013年投入資安的預算都減少近40%,不增反減的原因,可能是受到整體預算縮減、共同供應契約大多削價競爭的影響。因此就趨勢科技營收來看,儘管在台灣的市占率高於日本,但是日本營收卻是台灣的近三十倍之多,代表單一公司願意投入在資安領域的預算,遠高於台灣。」

當然,仍有許多具競爭力的企業認真看待資安議題,就APT(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攻擊來看,隨著近年來事件頻傳,市場已經從觀念教育進展至解決問題階段。業界已有不少資安廠商開始推出APT解決方案,至於哪一種作法才能發揮效果,需經過實際驗證才能證明是否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他進一步說明,目前大多是企業主動要求服務工程師到府察看,經過蒐集與分析Log記錄後通常發現確實遭受入侵,檢查報告中不僅可描述被駭客利用的管道及潛伏滲透程序,更明白指出正在竊取的資料。

「老實說,遭受駭客事件只要一曝光,負面連鎖效應恐怕排山倒海,因此當然不敢大聲張揚,且必須儘速處理完畢,此時費用已是其次的問題。這方面,企業端願意投資的比例確實比政府來得高。畢竟政府單位遇到再嚴重的問題,也不能違背程序,因此廠商多半是被要求先處理,待編列預算才得以支付。」洪偉淦說。

從資安業者的現況也可看出,IT領域已無法僅仰賴銷售產品創造績效,欲維繫客戶的忠誠度,勢必要靠服務來創造價值。但IT服務無法一蹴可幾,需累積一段時間後,客戶才會逐漸理解服務品質的價值。也就是說,服務勢必要提供讓客戶感受到價值所在,才能夠有效且持久,「這也是我們得以擁有九成以上高續約率的主因。」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