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 雲端運算 行動應用 社群媒體 人工智慧 巨量資料 物聯網

強化數位基礎 從既有服務/產品出發思考創新模式

新一波數位化浪潮來襲 善用科技化危機為轉機

2020-01-21
所謂「數位化」的內涵已非過去將類比轉換為數位的過程,或企業導入資訊系統、網路等以提升營運效率、降低營運成本的概念,而是意指利用新興數位技術的特性,從產品或服務提供方式的本質進行數位化調整。

 

資通訊技術快速發展掀起的數位浪潮接二連三襲來,每一波浪潮都帶來不同的意涵與改變。目前所謂「數位化」的內涵已非過去將類比轉換為數位的過程,或企業導入資訊系統、網路等以提升營運效率、降低營運成本的概念。而意指利用新興數位技術的特性,從產品或服務提供方式的本質進行數位化調整。其驅動因素來自雲端運算、行動應用、社群媒體、人工智慧、巨量資料、物聯網等新興數位技術串聯整合,所塑造出的新型態資訊應用環境,以及衍生出的行為模式改變與各種營運模式創新。

反應不及將被淹沒

回顧過去數位化過程,未能因應趨勢變化,快速調整或掌握先機者,即面臨被淹沒的命運。例如,在相機數位化過程中,類比時代的龍頭廠商Kodak在2012年提出破產保護申請展開重整。行動電話方面,市占率曾高達4成的Nokia,由於低估智慧型手機的影響,未能跟上風潮,在短短5年內即從市場消失。根據統計,2000年以來美國財星500大企業中,有超過一半以上已消失,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對外在環境變化反應太慢,顯見面對此波數位浪潮來襲,大型企業更須審慎以對,不可輕忽可能影響。

在前浪推後浪下,新一代數位原生企業成為矚目焦點。1990年網際網路出現後,運用網路技術與平台提供創新服務而崛起的Amazon、Google、Facebook等,皆已成為一方之霸的指標性企業。而在新興數位技術應用的市場效應持續發酵下,各領域服務不斷推陳出新,數位新創公司陸續浮上檯面,藉由提供消費者全新的體驗與價值切入市場,並對傳統服務業者形成一定程度的衝擊。

新一波數位浪潮影響更廣

近來在相關數位科技與解決方案持續演進,加上5G進入商用化階段,應用環境更加成熟,所形成的新一波數位化浪潮影響層面更廣、變化速度更快,將加倍衝擊力道。在此環境下,實體世界與虛擬世界的界線將益趨模糊,在人與物彼此即時無延遲地互聯互通,加上結合巨量資料分析,預期在未來幾年內將可能打破業種框架,甚至重整產業結構,催生無限可能的營運模式創新,也引發各行各業對「數位轉型」的重視。

服務業由於不需廠房、設備投資,門檻相對低,已出現不少挾著創新營運模式切入市場的新創業者。例如,Uber、Lyft等新型態叫車服務,Airbnb等新興訂房服務,皆結合行動服務、社群與資料分析等技術,顛覆傳統計程車/租賃車、旅館的服務模式,逐漸形成替代效應與威脅性。

製造業亦不乏藉由數位科技之運用進行轉型的經典案例。具有百年歷史的跨國農業生技企業Monsanto,原本以銷售作物種子、肥料為主要業務,併購天氣量測資料與各種預測模型的The Climate Corp.後,將土壤與天氣資料整合,提供農家種植品種、播種時間、收成時間,乃至收成數量預估等服務,並與金融保險業者合作,提供損害賠償保險,將農家風險降至最低。

製造挖土機等營建機械的日本Komatsu,透過在全球售出之30多萬台機械上安裝GPS與各種感測器,掌握使用狀況與地點等資訊,做為預測維修服務或調整生產排程與庫存之參考,不僅營業利益率高出競爭者近5%,也提升客戶滿意度。

上述案例皆從既有服務/產品出發,思考如何連接物聯網相關應用、資料分析等科技創新營運模式,以數位化流程,除提供客戶更高的價值,或更佳的便利性之外,亦改變與客戶的互動模式,強化彼此的關係,或藉此將觸角擴及過去無法達到的消費族群,達到雙贏的局面。

以數位科技為核心

進行「數位轉型」的主要重點在於強化數位基礎與創新營運模式。強化數位基礎部分,需配合發展策略、公司治理等需求,設置協作組織與機制,打造現代化IT基礎架構,並與包含雲端運算/巨量資料分析、社群連結、行動應用等之數位技術平台進行資源整合,建構足以因應環境快速變化的「數位轉型」基礎。

從創造新營收、新客戶價值與關係,以及配合的新供應鏈、新通路、新設備等,進行全盤的營運模式創新思考,是數位轉型的終極目標。在物聯網應用日益成熟、資料量日以繼夜不斷累積的新數位時代,運用人工智慧進行巨量資料分析是打造新營運模式的重要元素。若將營運模式比擬為引擎,資料則是驅動引擎所需的燃料,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也是企業強化數位基礎重要的一環。

而由於每一企業的數位化程度與數位能力不同,轉型過程中,相關數位人才足夠與否、配套的組織與制度是否完備,也是成功的重要關鍵。尤其是企業IT部門原本皆被設定為成本中心,投入人力資源有限,既有資訊系統的維運工作負荷已相當沉重,以致無心無力規劃新IT技術的導入與應用,出現脫勾狀況十分常見。因此,將IT經費與投資依企業個別狀況與需求進行分類,區分專屬轉型創新用途的比例,以便於後續追蹤管理也是重要考量因素之一。此外,數位科技的應用亦連帶造成潛在數位風險的出現,資訊安全機制也必須妥善規劃與設計。

在數位經濟時代,以數位科技為核心的企業才能從中取得長期優勢,獲取最大利益。多數台灣企業對於數位轉型之迫切性已有所認知,但因轉型牽涉專業技術導入、組織文化調整與預算資源投入等議題,需周延審慎評估規劃,導致決策過程冗長,腳步相對緩慢。然而,數位浪潮持續擴大來勢洶洶,對個別行業的影響或感受的急迫性雖有差異,但恐怕都無法置身事外,唯有積極面對、順應調整,才能化危機為轉機,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找到新方向與商機。

<本文作者周維忠,現任資策會MIC主任,專業於資訊應用相關技術及基礎環境與市場趨勢研究,長期深度觀察資訊應用新興技術發展、創新服務模式與市場競爭態勢。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長期觀測紀錄高科技產業市場情報及發展趨勢,是臺灣資通訊產業最重要的軍師,也是政府倚重的專業智庫。更多資訊請參閱官網 https://mic.iii.org.tw/>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