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vSAN 6.6大放利多 輕鬆打造SDS儲存環境

本文將說明在最新的第六代vSAN 6.6有哪些特色功能,並且進行實作示範,讓企業IT能夠了解該如何建立更靈活、具高擴充性以及高可用性的軟體定義儲存運作環境。

去年11月時,VMware官方在VMworld 2016大會上正式發佈最新版本VMware vSphere 6.5,並且正式宣佈VMware Virtual SAN 6.5一同推出。事實上,在VMware所擘劃的SDDC軟體定義資料中心未來藍圖當中,負責軟體定義儲存(SDS)解決方案的角色便是VMware vSAN(Virtual SAN)。

雖然距離最新第五代的VMware vSAN 6.5版本才短短間隔5個月的時間,VMware官方便於2017年4月正式發佈第六代VMware vSAN 6.6,並且這次發佈的第六代VMware vSAN 6.6卻總共新增23項特色功能。

簡單來說,透過VMware vSAN軟體定義儲存技術,企業和組織可以將多台安裝ESXi虛擬化平台的x86實體伺服器,透過VMware vSAN把所有硬體伺服器上的「本機硬碟」(Local Hard Disk)匯整串連起來(例如NVMe快閃儲存、SSD固態硬碟、HDD機械式硬碟等等),建構出巨大的儲存資源集區。


▲圖1 VMware vSAN運作架構示意圖。(圖片來源:VMware Blogs – What`s New with VMware vSAN 6.6)

同時,這個巨大的儲存資源集區還能夠運作VM虛擬主機及容器等工作負載,因此企業和組織在建構VMware vSAN軟體定義儲存環境之後,便能夠一次解決建置「運算╱儲存」資源的難題,而這也是目前非常熱門稱為「超融合式架構」(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HCI)的應用方式,如圖1所示。

vSAN技術發展歷史簡介

事實上,當市場上都還著重在利用硬體架構打造出HCI超融合式架構時,VMware官方便已經著手發展以軟體定義的方式打造儲存資源,所以第一代的VMware vSAN版本,便在2014年3月時隨著vSphere 5.5 Update 1版本開始內建,讓企業和組織能夠透過「標準的x86硬體伺服器」結合vSAN技術,自行打造出軟體定義儲存解決方案,如圖2所示,而無須購買特定廠商推出的專用硬體式軟體定義儲存設備,避免日後發生「供應商鎖定」(Vendor Lock-in)的情況。


▲圖2 第一代VMware vSAN軟體定義儲存技術。(圖片來源:VMworld 2014 – STO1279 – Virtual SAN Architecture Deep Dive)


經過1年後,於隔年2015年3月,VMware官方推出第二代VMware vSAN版本,並且隨著當時最新虛擬化平台版本vSphere 6.0一同發佈,同時讓vSAN版本直接與vSphere版本對齊成為vSAN 6.0版本(因為原訂vSAN新版本號為vSAN 2.0),避免因為版本不一致,導致IT管理人員在規劃設計上的困擾。

在第二代vSAN版本當中,最重要的特色功能便是支援All Flash運作架構,同時vSAN叢集規模與vSphere叢集一樣可達到64台節點主機,如圖3所示。


▲ 圖3 第二代vSAN軟體定義儲存技術開始支援All-Flash運作架構。(圖片來源:VMware 官方網站 – Virtual SAN 產品概觀)


緊接著,半年之後,於2015年9月,VMware官方推出第三代VMware vSAN 6.1版本,在這個版本中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功能便是「延伸叢集」(Stretched Cluster)與「支援2 Nodes」的運作架構,如圖4所示。


▲圖4 第三代vSAN技術開始支援延伸叢集和2 Nodes運作架構。(圖片來源:VMware Blog – VMware Virtual SAN ROBO Edition)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