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地球 智慧建築 IBM 物聯網 綠能 環保 能源

善用大數據及能源分析

2014-05-30
台灣擁有強勁的ICT技術,可惜的是缺乏整合,蒐集而來的資訊也沒有善加運用。例如當前許多智慧建築不夠「智慧」,其實是缺乏「資訊」以協助建築物進行分析、預知並採取反應。即使科技和建築都有一定的實力,但是國人對市政、園區營運甚至樓層管理的能力卻有待加強,往往忽略了管理設備、管理資源的重要性。而管理,來自於觀念;若觀念沒有進步,管理也就頻頻失誤。
舉例來說,近年來油電雙漲,許多製造業者尋求節能方案,可是沒有任何相關資訊,不知道今年、去年或前年同期電費相差多少,所以也無法判斷耗電量變高究竟是生產量所致,還是設備老化所致。若業主沒有建立起資訊平台,便無從改善起。

去年底我們協助紡織業龍頭業者台元紡織廠進行「健診」,就發現至少有30~40%的節能空間,換算起來一年電費高達兩億!為什麼耗電這麼兇?因為紡廠製程中會產生許多棉絮飄散在空氣中,若棉絮掉落到製造中的布料,會造成布料品質不均,也容易造成紡廠員工的呼吸道疾病。因此,就算是不需開冷氣的季節,廠內馬達與空調仍須全時營運,才能減少空氣中的棉絮量。過去,紡織業者只能透過調高空調回收棉絮,但空調調高卻會更耗電;若為省電而調低空調,棉絮又會掉入布料中而降低良率。

知道了問題所在,才能進行革新。IBM發展出紡織廠房的「節能整合分析架構」,廣泛收集廠房作業和系統的資料,分析能耗、製程、設備和空氣品質,在不影響良率和出貨的前提下,成功達成能耗和空氣品質的優化。不僅徹底顛覆紡織廠房數十年來的作業模式,藉由全面優化能源管理,台元竹北廠區的節能率達到51%,在紡織業的毛利保衛戰中,所有節省下來的成本都可轉化為寶貴的獲利空間,讓台元得以確保永續經營。

住宅或商辦大樓也是一樣,要建立資訊管理平台,進行比對分析,才能找出問題的癥結。但是業主往往不願意投注這些成本,反而付出更龐大的代價。通常人們會設置感測器,以蒐集建築設施的相關資訊,但是國內「維運」的觀念太過薄弱,所以這些資訊即使蒐集起來,也沒有實際運用。其實住戶需要什麼服務、就應該有相對的維運管理,透過ICT科技建立「管理平台」,有效提升物業營運流程,讓建築可以延壽,而且更有效率。

台灣要拓展競爭力,必須靠智慧而不是靠苦工。智慧就是藉由資料的蒐集、分析,找出哪些地方需要補強,尋求有效的控管方法,這也才是建築智慧化的目標。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文化觀念必須有所轉變,要提升產品和服務品質,相對地就要多付出成本,投資在對的地方。

(本文作者現任台灣IBM全球科技服務事業部協理)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