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基礎架構市場熱絡 業者投入差異化設計

超融合基礎架構通常是在單一機箱中提供多個節點組成叢集,當運算力不足或儲存容量不夠時,透過擴充節點便可增加可用資源。然而,一次增加一個節點的作法,很有可能因此而增加某些軟體授權費用,為了避免諸如此類的問題發生,市場上也開始有些差異化設計。

超融合基礎架構(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HCI)正逐漸走向主流。根據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調查,2016年超融合基礎架構的市場將達到近20億美元的規模,而且在未來5年內可望一路成長為主流的系統架構。另一份來自於ActualTech Media的調查報告中也指出,36%的受訪者正在考慮採用超融合基礎架構。對於企業來說,超融合基礎架構的優勢之一在於部署簡單,可協助各種規模的企業減少複雜性並克服其所面臨的儲存挑戰。

在一般的既定印象中,超融合基礎架構通常是在單一機箱中提供多個節點組成叢集,常見的形態是在2U機箱中提供4個節點,但這種高密度設計本身由於空間利用率已到了極致,相對地可擴充彈性較少。當運算力不足或儲存容量不夠時,就只能透過擴充節點來增加可用資源,但在企業實際的應用環境中,很可能只是需要增加儲存容量,而一次添購一個節點的作法,很有可能造成軟體授權成本增加。為了避免諸如此類的問題發生,不少業者提供相對彈性的解決方案,例如思科可以整合自家的刀鋒以及企業儲存設備,而大兆科技(Bigtera)則可以結合VirtualStor Scaler,單純只擴充儲存節點。

思科改善缺點加入創新

▲ 台灣思科技術事業群副總經理馮志良指出,思科把HyperFlex System視為是次世代超融合基礎架構,是因為其改善了第一代超融合基礎架構的缺點,同時還加入了許多創新。
Cisco HyperFlex System超融合基礎架構,目前已進入到2.5版本,在前三個季度中,累積了1,100位新客戶採用,應用範圍也從桌面虛擬化(VDI)拓展到關鍵應用,現階段,HyperFlex System也已能支援全快閃節點,並且支援40Gbps UCS Fabric網路。台灣思科技術事業群副總經理馮志良指出,思科把HyperFlex System視為是次世代超融合基礎架構,是因為其不僅改善了第一代超融合基礎架構的缺點,同時還加入了許多創新。

眾所周知,超融合基礎架構的設計初衷之一是為了解決儲存問題,希望以伺服器來取代昂貴的儲存設備,因此在設計過程中多半只是把焦點放在儲存與運算上,但完全沒有考慮到,當企業需要橫向擴充(Scale-out)時,網路才是瓶頸。馮志良指出,思科次世代超融合基礎架構具有更完整的架構,結合Cisco UCS伺服器、HyperFlex HX資料平台以及Fabric Interconnects整合光纖的軟體定義網路,把運算、儲存以及網路技術整合到一個簡單易用的系統中。

他提到,HyperFlex System有幾項優勢,在運算部分,採用一台設備就是一個節點方式,因而可以提供更多的記憶體、儲存容量與擴充性,由於Cisco UCS Manager可以將多個刀鋒伺服器機箱中的UCS伺服器以及機架式伺服器視為一個高度可用的邏輯實體進行管理,當企業需要更多的運算力時,可以不需要再採購一台機架式伺服器,而可以將企業內已部署的刀鋒伺服器作為運算資源使用。

其二是軟體層面創新,以檔案系統為例,同樣都是分散式儲存,有些是在寫入一份資料後,再複製兩份分散儲存,但思科的作法是同時寫入三份資料,可大幅提高使用效率。在網路部分,搭配兩台Fabric Interconnects網路交換器來串連,以提供整合的Fabric網路之外,還能將企業既有的儲存設備也歸納其中,「在企業環境中,若不需要更多的運算力,只希望提升儲存容量時,HyperFlex System超融合基礎架構也可以整合企業既有的儲存設備,輕鬆運用現有的儲存資源。」

大兆整合軟硬體鎖定SDS市場

過去十年,伺服器虛擬化與雲端運算發展正在快速地影響IT服務的方式,而接下來,軟體定義網路與儲存將成為另一個聚焦重點,最終以軟體定義資料中心為目標。正因為如此,愈來愈多的供應商進入到軟體定義市場,致力提供更靈活且可因應動態需求的解決方案,而大兆科技便是其中一家業者,著重在軟體定義儲存(SDS)市場,提供企業更好的儲存選項。

在企業傳統儲存環境中,通常會以SAN架構為基礎,但是這可能造成效能上的瓶頸,改善的方法往往是再採購一套SAN儲存設備,但除了要支付高昂的成本之外,更可能因此導致更高的複雜度,以及產生更多的孤島。企業需要一種更有效和更簡單的方法來解決這項挑戰,而VirtualStor Converger便是一款超融合基礎架構解決方案,其整合了運算、網路以及儲存,能夠協助企業簡化IT基礎架構,提供可管理性、靈活性以及較低的總體擁有成本。

台灣大兆事業開發總監方榮智指出,大兆科技提供兩種部署方案,一種是純軟體銷售,另一種則是整合軟硬體的設備(Appliance),而VirtualStor Converger超融合基礎架構即是後者。「其實在全球銷售表現上,軟體還是佔多數,但是在亞洲市場,由於多數企業還是習慣看到實體設備,因此Appliance的需求相對較高。」


▲ 由於能夠支援多樣化的儲存協定,VirtualStor Converger可化身為統一儲存系統,簡化傳統基礎架構的複雜性。(資料提供:大兆)

VirtualStor Converger主要是運行虛擬化平台之上,目前已支援VMware、Hyper-V以及KVM等多種虛擬化平台,並且可以將Hypervisor管理的硬碟集中成為一個資源池,分享儲存資源。由於能夠支援多樣化的儲存協定,包含區塊(FC、iSCSI)、檔案(CIFS、NFS)與物件(Amazon S3、OpenStack Swift)等等,因而可化身為統一儲存,這樣的架構不僅簡化了傳統基礎架構的複雜性,也消除效能瓶頸,提供更高的擴充彈性。

一般來說,企業每增加一個節點,運算力以及儲存空間也會跟著增加,「就技術與架構來看,超融合基礎架構通常可提供的空間容量是相對較小的,在實際的應用環境中,極有可能會需要擴充大量儲存空間,但是增加節點的方式卻又可能造成軟體授權的額外支出,這時就可以結合大兆的另一款產品VirtualStor Scaler,藉以擴充儲存容量。」他強調,資料保護一直是管理人員關注的焦點,除了Inline重複資料刪除、壓縮、自動精簡配置、工作負載平衡等功能之外,VirtualStor 6.2版重新設計了人機管理控制界面,提升使用體驗;新加入的機架感知(Rack Awareness)功能,可以讓資料的副本同步至其他機架或資料中心,大幅提高容錯能力。新版本也強化了遠端災難復原技術,支援更多種備份復原的方式,提供更完善的資料保障。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